第三人|小说中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小说叙事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二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其中,第三人称叙事被称为全知全能的叙事,也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叙事模式。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小说中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
小说叙事有第一人称叙事 , 第二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 。 其中 , 第三人称叙事被称为全知全能的叙事 , 也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叙事模式 。
第三人|小说中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小说叙事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二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其中,第三人称叙事被称为全知全能的叙事,也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叙事模式。
本文插图

不同于第一人称感同身受似的叙事 , 也不同于第二人生疏离感的叙事 , 或者直指人心式的叙事 , 第三人称叙事总是给人一种统观全局的感觉 , 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感 , 一种既能深入其中体会小说中人物的所思所想 , 又能和作者一起品头论足的感觉 。 也就是说 , 有一种跳入跳出的随意感 , 进退自如 , 也可以完全不用理会什么跳入跳出 , 跟着感觉走就行了 , 反正那是别人的事 , 又不是自己的事!
第三人|小说中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小说叙事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二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其中,第三人称叙事被称为全知全能的叙事,也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叙事模式。
本文插图

第三人称叙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 比较自由灵活 。 可以进行跳跃性叙事 , 也可以进行连贯性叙事 , 叙事手法不拘一格 , 叙事语言千变万化 。 但对于情节来说 , 第三人称叙事完全可以超越情节的内在逻辑 , 以讲述人的身份讲故事 , 可以在任何地方把结尾先说出来 , 或者预示出来 , 让读者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 不至于摸不清头脑 , 或者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消磨掉了仅有的一点好奇心 。 不管是鲁迅的《药》中第三人称叙事 , 还是陈忠实的《白鹿原》中对白嘉轩一家为代表的白鹿原上人家的第三人称叙述 , 还是阎连科的《年月日》中对于“先爷”的第三人称叙述 , 都是深入浅出 , 灵活自然的 。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的《红高粱》中“我”叙述“我爷爷余占鳌”的第三人称视角 , 既有第一人称叙事又融合了第三人称叙事 , 冲破了第一人称叙事的局限性 , 超过“我”所耳闻目睹的范围 , 达到最大的叙事自由 , 连同结构都打散了 , 弄成了解构主义的风格 , 不得不说展现了叙事的高妙与独具匠心 。
第三人|小说中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小说叙事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二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其中,第三人称叙事被称为全知全能的叙事,也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叙事模式。
本文插图
【第三人|小说中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小说叙事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二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其中,第三人称叙事被称为全知全能的叙事,也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叙事模式。】

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叙事视角被称为上帝视角 , 不但叙事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 而且还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 , 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 , 就好像上帝全知全能一样 , 看似信手拈来 , 其实大有深意 。 每一件事 , 每一个人物 , 每一个场景都经过了作者的深思熟虑 , 按照作者的构思进行叙事 , 而非真的胡乱拼凑 , 任性而为 。
第三人|小说中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小说叙事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二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其中,第三人称叙事被称为全知全能的叙事,也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叙事模式。
本文插图

第三人称叙事既可以让读者跟着主人公同悲同喜 , 又可以变换叙述视角 , 从侧面 , 从多角度进行叙事 , 让读者了解别人的看法和思想 , 体验非主角的感受 , 在脑中建构关于事件相对完整的框架 , 也可以让读者参与到创作中来 , 对情节和人物发展有一个预判 。
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叙事并非没有毛病 , 而是有时候太过于全知全能 , 让读者读了一部分之后就知道了结尾 , 并且脑补了情节 , 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 为了协调全知全能的叙事和读者的预判矛盾 , 作家们就要讲究叙事技巧 , 努力翻空出奇 ,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红高粱》要采用解构主义手法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