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1+7+N 2.0!浙大2020年本科招生亮点解读

_原题为 1+7+N 2.0!浙大2020年本科招生亮点解读
2020年高考已落下帷幕
祝贺你们
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成长
愿每一个为梦想奋笔疾书的你们
所得皆所愿
不负青春 不畏将来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浙江大学也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
迎接你们的到来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浙大
小编第一时间
为大家梳理了今年
浙大本科招生的特色与亮点
一起去看看吧!
招生亮点解读短片 , 不容错过
浙江大学学科实力强劲
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中 , 浙江大学入选了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 1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 , 位居全国第三 。 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 , 学校11个一级学科评为A+ , 居全国高校第三;39个一级学科评为A类 , 居全国高校第一 。 据2020年5月公布的ESI数据 , 我校19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6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9个学科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1个学科进入世界前万分之一 。
亮点一:
“1+7+N”2.0版招生方案
“1”对应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 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混合班 , 现任院长是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 。 竺可桢学院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 , 是浙江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 。 近年来 , 学院毕业生在国内外深造率接近90% , 其中赴全球TOP50高校深造占三分之一 。 现有班级包括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求是科学班、巴德年医学试验班、图灵班、机器人工程班、智能财务班等 。
“7”是以优势学科为引擎 , 依托竺可桢学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强基班 。 今年 , 浙江大学在竺可桢学院首次设置了强基班 , 依托7个院系推进“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创新培养 。 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 推行“荣誉学院+本研衔接”培养体系、建立“基础学科+特色方向”的专业体系、设置“通专跨+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搭建“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平台体系 。
“N”是指各专业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 , 今年学校将按照31个招生大类进行招生 , 每个招生大类相关专业基本都包含有国际联培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 。 比如英国帝国理工“4+1” 项目、美国康奈尔大学“2+2”双学士学位项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3+2”本硕联培项目 。 到目前为止 , 本科学生海外交流率达87.8% 。
亮点二:新增两个专业
今年在去年新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个专业之外 , 新增了招生专业有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和传播学专业 。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是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 为适应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需要 , 面向房屋建筑、交通、水利等行业基础设施建设 , 通过现有专业优化整合形成的土建类人才培养新工科专业 。 专业设置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水利工程和交通工程等六大培养模块 , 倾力打造“强思政、强基础、强融通、强智能、强实践、国际化”的“五强一化”培养体系 。 传播学专业培养“智媒”时代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卓越传播人才 。 下设视听传播、策略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三个方向 。
亮点三:
给力六更 , 在浙大遇见无限可能
01
分类招生 , 更加自主的专业选择
学校按人文、社科、理、工、农、医、艺术、科技与创意设计等类别实行分类招生 。 学生在入校后零距离深入了解学科、专业 , 并在充分认识自己发展志趣的基础上 , 按照学校主修专业确认的相关规定 , 自主申请确认适合自己修读的专业 。 每位同学有两次主修专业确认机会、一次转专业机会 。 学校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 , 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 。
02
复合培养 , 更加宽广的发展潜力
学校构建了涵盖“通”“专”“跨”的本科课程体系 , 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 以本科生院为平台 , 统筹思政工作与培养环节 , 实现了学生工作与通识教育的深度融合 。 本科生院下设求是学院 , 负责通专跨培养模式下的低年级学生管理 。 2019年6月 , 面向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的要求 , 浙江大学发布了《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白皮书》 , 指明了浙江大学未来通识教育的路径和举措 。 目前浙江大学的通识必修课程包含了思政类、军体类、美育类、劳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创业类等8类 , 通识选修课程包含了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科技创新、文艺审美、生命探索和博雅技艺等“6+1”类 , 聚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 , 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 , 强调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 着力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
03
科教协同 , 更加持久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设有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个等级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 培养学生深度钻研的意识和创新研发的能力与素质;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 ,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 培养学生持久的创新创业能力 。 在国际机器人足球比赛、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互联网+”等国际国内各大赛事中屡次问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