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绿色“打底”让艾丁湖绽放笑容

绿色“打底”让艾丁湖绽放笑容
中国第一低地艾丁湖生态嬗变之路
5月的艾丁湖 , 充满诗情画意:清澈的湖水与成片的芦苇交相辉映 , 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湖面上空翱翔 , 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我今年90岁了 , 艾丁湖就像我的亲人 , 陪伴着我的一生 。 ”家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其盖布拉克村村民帕塔尔·色拉依丁对艾丁湖充满感情 。 然而 , 帕塔尔的这位“亲人” ,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 曾出现多次干涸 。 “如果不是政府的保护治理 , 艾丁湖早就干了” , 帕塔尔说 。
艾丁湖 , 又名“月光湖” , 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南部 , 是我国海拔最低点 , 也是吐鲁番市生态环境变化的晴雨表 。
幸运的是 ,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各地遵循的发展路径 。 在此指引下 , 当地政府布局艾丁湖流域节水、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与生态监测四大工程体系 ,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实施生态保护治理、煤窑沟大型灌区、高效节水等项目 , 一张保护“月光湖”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 艾丁湖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 已绝迹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尾鹞和鹅喉羚再次出现 。
“小康全面不全面 , 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 ”从艾丁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背后 , 足以看到 , 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愈发清晰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正在被接续补齐 。
打通补水“经脉”
“以前桃儿沟周围又脏又乱 , 平时根本没人去 。 现在河道修好了 , 周围的步道也铺好了 , 我和几个邻居每天吃晚饭后 , 都要过来走走 , 锻炼身体 。 ”高昌区葡萄镇巴格日社区居民阿不都热依木·依明提高兴地说 。
如今的桃儿沟 , 已经从垃圾丛生、蚊蝇乱飞的废旧水渠 , 变成了宽敞平整的水泥河道 。 随着近日开闸放水 , 奔腾的渠水通过这条新修建的河道 , 开始向已经“渴极了”的艾丁湖补水 。
桃儿沟的变化 , 得益于2019年实施的高昌区桃儿沟水资源配置及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
上接第一版 而这一工程只是艾丁湖生态保护治理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 , 每年可向艾丁湖补水600万立方米 。
作为拯救艾丁湖的“希望工程” , 艾丁湖生态保护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36亿元 。 大手笔的背后 , 是政府改善艾丁湖生态环境的巨大决心 , 更说明改善艾丁湖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
艾丁湖 , 是我国西北唯一富含硝酸盐的盐湖 , 周边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骆驼刺生长地 , 是吐鲁番市生态环境变化的晴雨表 , 直观反映着吐鲁番盆地整体生态变化 。
资料显示 , 艾丁湖主要补给水源为流域内14条河流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 不过 , 随着上游用水的大量增加、流域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等原因 , 流入艾丁湖的水量逐年减少 。 目前 , 仅有白杨河能够季节性补给艾丁湖 , 其他主要河流地表水除较大洪水外均不能流入艾丁湖 。
“由于不少泄洪渠、输水渠常年失修、堵塞或损毁较为严重 , 导致每年多余的水量无法及时流入艾丁湖 。 ”吐鲁番市水利局党组书记拜建军介绍说 , 这就导致艾丁湖周边生态状况持续恶化 , 土地荒漠化加剧 , 风灾、盐(沙)尘加重 , 严重影响周边区域居民生存环境 , 大部分农田由于土壤高盐碱和水质恶化而不宜人类生存 。
2014年11月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完成《艾丁湖生态保护治理规划》(2013-2025年) , 包括建立和完善节水、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与生态监测四大工程体系 。
拜建军指出 , “补水 , 是艾丁湖生态保护治理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 必须通过改造和新建 , 将泄洪渠和输水渠道打通并有效串联起来 , 使14条河流的水量在保证农业灌溉的前提下 , 多余的水能够通过渠道流入艾丁湖 , 为艾丁湖补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