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杜甫为诸葛亮写一首诗,最后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选中学课本( 二 )
【 课本|杜甫为诸葛亮写一首诗,最后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选中学课本】《蜀相》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尤其是最后14字更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概括,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让全诗的意境陡转直下,让人悲叹不已。最后杜甫言“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不仅是为诸葛亮一人而垂泪,而是为当时无数诸葛亮一样的空有抱负却没功成的人垂泪。这短短14个字,最终因感情真挚,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作为盛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佳作,《蜀相》也被年年入选中学课本,供无数学子诵读传唱!
文章图片
纵观历代诗人,确实大多数都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如七步成诗的曹植、赐金放还的李白、生不逢时的李贺、变法失败的王安石、陷入乌台诗案的苏东坡等等,可谓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大凡有才华有抱负的诗人皆命运波折,难以实现理想抱负,唯有寄情诗词文赋。杜甫虽然官场不得志,但那种立身群众中,与百姓同忧乐,替人民呼号,为黎庶请命,在这方面他亦是中国知识分子永久的楷模。
最后我们要说,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却声名远播,且对中国文学和日韩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心血都用在写诗上,其诗具有坚实的内容,纯真的热情,深沉的激愤,凝重的格调,从这方面说他又是诗人学习的榜样。所谓“诗圣”,就是诗歌领域的圣人,中国三千多年诗歌史上得此殊荣的只有杜甫一人。杜甫死后其诗被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宋朝时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也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可以说杜甫的诗,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的影响。
推荐阅读
- 司马徽|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为何会说: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
- 诸葛亮|徐庶降曹时,向诸葛亮推荐刘备为何会被怼
- 诸葛亮|徐庶降曹时,向诸葛亮推荐刘备为何会被怼
- 诸葛亮|姜维回忆, 诸葛亮临死前一直喊着庞德公救我, 庞德公又是何人?
- 刘备|李严诸葛亮同为刘备托孤的重臣,却为何自绝蜀汉,最终郁愤而死?
- 打败|他打败马超,被刘备忌惮一生,诸葛亮用四次计谋才能杀之
- 五虎上将|此人杀了庞统, 诸葛亮用了一计, 3个五虎上将才活捉了他
- 大军|解析三国战争:街亭危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10万大军落败雍州
- 刘备|此人被庞统推荐给刘备,为何又被捕杀死,写信求情诸葛亮见死不救!
- 司马懿|诸葛亮不残疾为何坐轮椅打仗?其中大有玄机!司马懿:最怕来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