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亡|一首童谣预言国家兴亡 中国古代童谣威力为什么这么大

 国家兴亡|一首童谣预言国家兴亡 中国古代童谣威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图片
许多人在幼年的时候,都有过学习童谣的经历,从简单的“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再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儿童歌谣,这些歌谣的内容往往都是一些寓教于乐的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思维,而且还能让儿童增加学习乐趣。可在中国古代,童谣却有另外的一层含义。但凡翻看所有与历史相关的古籍资料,其中免不了会有一些关于特殊时期的童谣记载。这些童谣大多都流传于市井民巷,没有固定的发源地,也没有固定的编词人,这些童谣的内容也并非是为了让儿童丰富知识面编写的,其中有着诸多说不清,也道不明的阴谋和预言在里面。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的童谣数量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佳作,也有很多言简意赅的俗语,他们或用隐喻,暗示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也有用直接大胆的方式来表达,在这些童谣的背后,代表的并不是寓教于乐,而是恐怖的腥风血雨。在《后汉书·刘盆子刘玄传》中,就记载了百姓当时编写的童谣,“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之所以百姓如此编写这样的童谣传唱,是因为当时玄汉的皇帝刘玄日日声色犬马,因厨师的饭菜做的可口,便大肆烂封一批厨师官职,导致朝廷之上,半数以上的官员均是厨师和庖丁,这也使得百姓对刘玄怨声载道,于是,这样的童谣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国家兴亡|一首童谣预言国家兴亡 中国古代童谣威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图片
除了有调侃刘玄的政权的童谣之外,在东晋时期,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童谣,《晋书·五行志》记载,海西公司马奕因为性能力低下,无法生育,一直被人所诟病,但是后来他的两个美人却都给他生了孩子,因此,老百姓便编写童谣“凤皇生一雏,天下莫不喜。本言是马驹,今定成龙子”来讽刺海西公,当然,后来考证这些童谣是权臣桓玄为了篡位所捏造栽赃在司马奕身上的。其实在汉晋之前的时候,就有类似的官职来搜罗民间百姓的动向,虽然在汉代设立有“大谁何”这样的间谍组织用于监视和捕捉民间的动向,但也有设立采集民俗风貌的官员,也正是有这些官员的存在,才使得皇帝能够更加精准的掌握百姓的在民间的动向。童谣除了反应老百姓对当局朝政的不满,还有一些颇具预言意味的童谣,《晋书·五行志》记载,三国东吴孙休在位时期,曾有一群小儿嬉戏,口中经常唱着:“三公锄,司马如”这样的童谣,结果四年之后,蜀国灭亡,六年之后,魏国禅位,二十一年之后,吴国也被晋国灭掉,也正应验了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童谣。此外在《晋书·五行志》中还有一个更加神话的童谣记载,史载西晋太安年间,长安城里流传着“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的童谣传说,当时城中的百姓并没有把这个童谣太当回事儿,直到后来司马家族五王(琅琊王司马睿,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彭城王司马紘)南渡建邺,而琅琊王司马睿在王敦,王导等门阀家族的帮助之下,建立了东晋王朝,正应了“一马化为龙”的谶语。 国家兴亡|一首童谣预言国家兴亡 中国古代童谣威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图片
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即位的时候,便在民间流传有“阿坚连牵三十年,后若欲败时,当在江湖边”的童谣,后来苻坚兴兵南下,投鞭断流,与东晋北府兵在淝水交战,结果惨败而归,应验了童谣上的话语,更为重要的是,这首童谣的出现时间,远比淝水之战要早的多,可以说其中不乏一些预言和谶纬的意思在里面。上面这些童谣均是预测国运兴衰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有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甚至让人细思极恐的童谣。《晋书·张轨传》中就记载了一首在凉州城内流传的童谣,“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当时张轨担任的是西晋凉州牧,统领凉州边界,后五胡入中原,秦川等关中地区,汉族族群均遭遇了灭顶之灾,每天都有血腥屠戮的事件发生,但是唯独凉州却安然无恙,而且张轨也趁着凉州太平的这段时间里,积极发展民生,为后来建立前凉政权奠定了重要的帮助。 国家兴亡|一首童谣预言国家兴亡 中国古代童谣威力为什么这么大
文章图片
一首小小的童谣,承载不光是言简意赅的事件,甚至有时候承载的是一个王朝的兴衰,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所谓的童谣在传唱之后,让人不寒而栗的原因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