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二 )

普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继承了父亲忠诚、正直、果敢品质的普京 , 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以父辈的光辉为荣 。 不同于男子汉气概十足的父亲 , 普京的母亲——玛利亚·伊万诺娃则是一位善良、温柔的妇人 。 大杂院的妇人们在谈到普京一家时 , 都会对玛利亚充满同情:这位可怜的妇人已经连续失去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 一直到了41岁 , 方才带着危险生下瓦洛夫 , 难以想象如果她再失去瓦洛夫的话 , 生活会变得怎样 。不同于大普京有着稳定的工作 , 文化程度不高的玛利亚为了帮补家庭只能做一些零碎活 , 她曾做过清洁工 , 也做过门卫 , 也尝试过在实验室里洗过试剂瓶 , 这些工作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收入微薄 。 在这个不富裕的家庭里 , 老来得子的普京父母都对普京十分疼爱 , 尽管年幼时的普京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 , 但像火和水交替锻造的钢铁一般 , 正直与坚毅的父亲和“这辈子除了我别无所求”的母亲给予了少年普京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普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但是 , 父母的关爱并没有在一开始就使得普京走上正轨 , 恰恰相反 , 就像90年代看了港片《古惑仔》之后推崇江湖义气的中国年轻人一样 , 勇武与暴力也是那个时代俄罗斯大杂院少年所普遍追捧的“优秀品质” 。据少年时期的玩伴介绍 , 那个时期的普京在体育与打架上极具天赋 , 同时在性格上有些独来独往 , 颇具有金庸小说里黄老邪的一丝风范 。 其中让他一战成名的是他曾经与一名高年级的学生发生矛盾 , 在众目睽睽之下凭借自身实力完胜对手 , 成为学校里的“双花红棍” , 名噪一时 。如果不出意外 , 就像大杂院里众多的孩子一样 , 普京应该会在读完高中之后继承其父亲的衣钵 , 在服完兵役后成为无产阶级中的一员 。幸运的是 , 他遇到了当时的班主任兼德语老师——维拉 。 从其他老师的评语上看 , 对于少年时期普京的评价大多一致:干啥啥不会 , 搞事第一位 , 上课喧闹、下课暴躁 , 除了体育和历史之外 , 其他科目都很菜 。一开始年轻的维拉老师同样头疼于普京的“有个性” , 为他的成绩和性格感到担忧 。 但在逐渐接触的过程中 , 她发现小普京拥有一个其他人都不具有的优点——超强记忆力 , 凭借着教师的职业敏感和女性的第六感 , 她推断小普京其实并不平凡 , 就像很多老师跟孩子父母说的“这孩子其实很聪明 , 就是需要引导和鼓励” 。为了帮助普京改变原本的状态 , 维拉老师专程去到大杂院拜访普京的母亲 , 在后来回忆里 , 她说起和普京的母亲见面时的一些内容 , 她们约定一方面在大杂院里由普京的母亲进行引导 , 减少普京与大杂院好狠斗勇年轻人的接触 , 另一方面她在学校尽量鼓励普京 , 把年少无知的普京小朋友向学习方向引导 , 逐渐改变他的观念与注意力重点 。普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普京母子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对这个策略的效果进行一个评价的话 ,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学生培养的优秀典例 。 当维拉担任普京班主任的时候 , 普京还只是巴斯克夫胡同里的“陈浩南” , 但到了六年级的时候 , 他的成绩已经在年级里名列前茅了 , 成为了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 。如果说维拉让普京从一名顽童变成了优秀学生 , 那么拉赫林则让普京从一名羸弱少年变成了一名真正的武林高手 。 2013年8月9日 , 在圣彼得堡的柔道中心大厅里 , 俄罗斯著名的前女子柔道队教练拉赫林正静静地躺在鲜花里 , 周围的人无不面带哀伤 。 在前来悼念的宾客里 , 采访人员的镜头捕捉到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普京的身影 。不同于以往的干练与精神 , 普京的脸色略显憔悴 , 在仪式结束之后独自走路离去 , 背影隐隐有些落寞 , 之后很多对他和拉赫林关系不了解的人都在猜测拉赫林到底是什么人 , 为什么一向给人精力充沛印象的普京会显得如此悲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