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七月与安生》:这是一场生命的救赎,心灵与生命意义的回归( 二 )


二、女性生命意识的构建
安妮宝贝作为新时代女性写作的先锋, 她以自己为蓝本, 立足于女性观点, 把现实搬到创作中, 记录着女性的故事和在女性生活中生存状态、情感特点、生命感受 。 在《七月与安生》中, 充满着安妮宝贝式的落寞与悲壮、写出了都市女性对生活的反抗、挣扎和妥协 。 体现出女性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人物主义的色彩 。 在电影中, 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经历的生命叙事, 通过爱恨生死的生命现象和价值体验, 在对自我人生问题的思考和伦理矛盾中追寻女性存在本体的伦理意义和价值 。
编剧以现代都市中两性之间的关系为原点, 重在描述繁华都市中女性的生存体验和寻求精神的存在的过程, 在电影中女性是以男性为参考物来定义的, 七月与安生的生存与成长是通过与男主人公家明的互动中推进, 然而家明却只是一个配角, 是七月与安生关系的一条线索, 他的角色贯穿着两位女主角的爱, 作为一个男性角色他是不可或缺、却又无关紧要的 。 在角色的安排上, 家明这位男主角是被弱化的, 在人性的光辉上, 家明是微弱的, 电影中大量镜头记录着的是七月与安生之间的爱与理解, 在对感情的归属上家明选择的是暧昧与退缩, 真正承担责任的是两位女主角, 她们甚至为了自己的生命追求付出了自己一生的代价 。

七月与安生|《七月与安生》:这是一场生命的救赎,心灵与生命意义的回归
本文插图

同性之间的友谊之光远远超过微弱的异性的爱情, 超越到可以宽容与牺牲, 表达的是站在女性意识上对男权主义的一种冲击, 女性在与男权中心意识抗争的过程中, 注重女性自我经验和主体意识的体验, 女性自我生命意识得到不断完善 。 通过描写两位女性故事, 刻画出内心坚强的勇于追求的女性, 描绘出都市女性坚强的生命意识、自我认识与精神追求的渴望, 以男性这种软弱的暧昧的精神作对比, 探索着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生命意识把自我与生命联系在一起, 电影中体现出女性自我生命意识的构建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
三、生命意义的追寻
在生命自我的选择中却造就不一样的生活、不同的人生 。 影片中, 描述的两类典型的都市新女性形象:“都市边缘人”和“小资阶层” 。 在大都市的背景下, 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生存困境、精神失落、没有稳定工作, 缺乏安全感的飘零的“都市边缘人”和生活安定幸福、拥有高学历、高收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较高精神追求的相对安定的“小资阶层”人物 。 七月与安生正是“都市边缘人”和“小资阶层”这两类具代表性的都市女性, 她们因为家庭和成长因素的不同, 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 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却相互吸引并成为知己, 注定了这辈子她们的生命轨迹的相互缠绕 。
两人看似千差万别, 实际是有着深深的契合点的, 她们是对方的倒影, 她们的内心都充斥着叛逆, 如果有一定的契机, 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她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 实际上, 七月就是安生, 安生就是七月, 两人就是镜像中的自己, 乖巧安静的皮囊下有着一颗不羁的心, 桀骜不驯的表面却渴望着稳定, 她们倒映着彼此 。 羡慕着彼此, 两人的价值观决定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人格结构的强大力量, 指引她们各自的行为, 体现生命意识的成分 。 对这两种人物的生命叙事正是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解读和揭示独特的生命意识的见解 。

七月与安生|《七月与安生》:这是一场生命的救赎,心灵与生命意义的回归
本文插图

电影较原著的高明之处在于对结局的改动, 结局是最后两人的角色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的发生了互换, 她们的生命通过二人情感的主线连接, 让情感在生命间自然流淌, 成为有情感的生命, 或者在书中或者在现实中, 她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两人在遇到家明之后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生命归属, 生命意识被强烈的情感激活, 可以说通过情感意识发现自己的生命追求与价值, 在爱情中生命也迸发无限的创造力, 所以发生了生活的逆转, 重新规划、开始追逐自己的人生, 最终的结局其实相对来说是圆满的, 两人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书中都完成了自己对生命的追逐, 不同的是她们的生命将是更有价值和意义的, 她们完成自我的追逐, 实现了追寻生命的意义, 都经历着本应属于对方的人生, 完成了两人的自我救赎 。 四、生命的救赎、心灵的回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