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北斗上天,智慧农业提速,大田精准作业、海洋渔业多场景应用


今年6月23日 , 北斗全球组网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 , 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 这也预示着下游应用市场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
现下 , 多省市“三夏”工作也宣布告捷 。 在“三夏”生产关键时期 , 田间地头除了农人的身影 , 在北斗导航定位的基础上 , 传统农机化身无人驾驶“神机”作业更是一道风景线 。 有北斗导航加持 , 农民种地难度降低 , 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 由全程机械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农业生产新场景加速落地 。
据各省、区公布的农机补贴机具受益人公示数据显示 , 2019年上半年 , 有26个省份地区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公示工作 , 其中10个省份地区有农业用北斗终端补贴销量数据 。 2019年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量近5900台 , 使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8亿元 , 实现销售额3.59亿元 。 政策支持下 , 农机市场焕发出新活力 。
北斗导航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无人驾驶、无人机植保、变量施肥、土地整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 , 具有导航、定位、授时与短报文功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 离不开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 。 北斗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泛 , 包含农机自动驾驶导航系统及应用、无人机植保应用、变量施肥和土地整理应用 。

首先 , 北斗导航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从单纯提供定位信息 , 发展成为将卫星导航定位与液压控制、电子控制以及传感器技术相结合 , 进而实现农业作业的全程自动化 。 农机通过内置定位板卡获取北斗导航系统的位置信息后 , 便如同有了智能“大脑” , 即使驾驶室内没有农机手 , 车辆依然可以笔直前行 , 精准收割 。 显然 , 农机自动驾驶导航系统及应用具有极大的效益:
第一 , 减少重叠和遗漏 , 让农机作业更加精准 , 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资利用率;
第二 , 加快作业速度和进行夜间作业 , 可以实现24小时作业 , 提高作业效率;
第三 , 降低驾驶技能要求 , 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 , 有效提高田间作业的舒适度;
第四 , 按既定的规划作业 , 可以有效提高作业质量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第五 ,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 实现人工驾驶难以实现的作业方式;
第六 , 提升农机智能化控制水平 , 充分发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优势 。

在今年的麦收季 , 得益于北斗导航系统 , 山东莱西的诸多收割机实现了无人驾驶 。 6月上旬 , 莱西市已在1000余台农业机械上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 , 广泛应用于小麦收割、灭茬、深松耕地、无人机植保等多个领域 。 北斗导航系统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 也让部分作业过程纳入监管平台 。 如通过在灭茬机上安装北斗导航设备 , 可在后台查看每台灭茬机的作业轨迹和灭茬效果 。
海洋渔业|北斗上天,智慧农业提速,大田精准作业、海洋渔业多场景应用
本文插图

【海洋渔业|北斗上天,智慧农业提速,大田精准作业、海洋渔业多场景应用】随着智能化农机的应用 , 河北“三夏”作业进程也随之加快 。 截至6月11日16时 , 全市已收获161.6万亩 , 占任务数36.7% 。 其中 , 赵县借助北斗导航系统 , 已完成小麦收获41.6万亩 , 占任务数71.8% , 收获进度在全市各县排名领先 。
其次 , 北斗导航在土地整理应用上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 基于卫星定位的土地整理方法 , 首先根据农田大小和形状 , 确定GNSS基准站的放置位置 , 然后驾驶拖拉机 , 利用流动站快速、精确地绘制场地地势图 , 作为平整土地的铲、填图 , 并据此启动平地机组进行平整作业 。

最后 , 北斗导航在土壤养分分析和上季产量监控的基础上 , 可以根据目标产量要求 , 制定施肥处方图 。 GNSS接收机为变量施肥提供实时位置 , 据此从施肥作业处方图中查询各种养分的施用量 , 进而向变量施肥控制液压阀或电机输出控制指令 , 达到按需控化肥用量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