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山西话》丨太行山里的信仰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山西话》丨太行山里的信仰
太行山里的信仰(节选)
作者:郭震海
中国北方 , 苍茫的太行山脉 , 如一声声雄壮有力的黄河大鼓 , 起伏的山峦像激情的鼓手敲出的抑扬顿挫之鼓点 。 高天之上 , 盘旋的苍鹰 , 云般的翅膀 , 箭般的速度 , 目光如闪电般俯视着收获后的田地 。 田地如醉酒后的高原铁匠 , 赤身裸露出结实的、古铜色的脊梁 。
山梁上的老人 , 听到了风讯 。 老人的背微驼 , 正手扶一把镐头 , 仰头望着蓝得透彻、高得通灵的天 。 斜阳成了老顽童 , 将老人和树木的身影拉得无限远、无限长 , 自己高挂长空乐得满面通红 。 风释放出孩童般的天性 , 拉拉老人之须 , 扯扯老人的发 , 老人不恼 , 站姿如尧 , 像舜 , 更像禹 , 确切说应该像尝百草的炎帝 。 这姿势仿佛瞬间越过万年 , 连接古今 , 这也是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农人们 , 千年不变的站姿 。
有考古资料表明 , 这里是人类农业文明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 也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发祥地 。 起伏的山脉孕育过播谷稼穑的民族先祖 , 厚重的大地迎接过文明曙光的初现 。 2.5亿年前的木化石 , 新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 , 无不向世人昭示着这里的亘古和绵长 。 上古时期 , 上天塌陷 , 女娲慈心 , 不忍苍生有难 , 在这里炼五色石 , 飞身补天;尧时 , 十日并出 , 草木焦枯 , 民不聊生 , 后羿弯弓 , 力射九日;始祖炎帝 , 尝百草、兴农业、授医术 , 造福百姓 , 泽被后世 。 曾经的潞商 , 作为晋商之劲旅 , 凭借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精神 , 驰骋大江南北 。 数不尽的遗址 , 道不尽的陈迹 , 如散落在群山之间的颗颗珍珠 , 印证着数千年文明的邈远悠长 。 这里就是太行之巅 , 被誉为“天之脊”的上党 。
山西日报|《山西话》丨太行山里的信仰
本文插图

▲太行山风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踏着先祖的足迹 , 我和艾瑞就行走在太行之高地上党 。 山脚下 , 我们举目山顶 , 看到了山顶的老人 , 老人依然手扶镐头望天 。 艾瑞是我的朋友 , 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小伙子 , 在长治市当外教 。 艾瑞说 , 他喜欢中国 , 尤其是喜欢中国的乡村 ,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感兴趣 。
太行山里的梯田很独特 , 随山就势 , 层层叠叠 , 别具一格 。 面对太行山里的梯田 , 别说这位来自美国的小伙子 , 就是生在其中的我 , 也曾无数次为这层层“天阶”而深感震撼 , 我无法明白修筑这些梯田 , 没有先进工具 , 仅凭一双手、一把镐头 , 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 。 这是山里人子子孙孙 , 代代坚持 , 用勤劳的汗水所铸 , 如《列子?汤问》中 , 那个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愚公移山》 。 让我吃惊的是故事里的老愚公就是太行山里人 , 他要搬的是太行和王屋二山 。
矢志不渝 , 挖山不止 。 这是老愚公的信念 , 也是太行山里人的信念 , 生长在太行山里的我 , 正是在这种精神信念的滋养中长大 。
山西日报|《山西话》丨太行山里的信仰
本文插图
【山西日报|《山西话》丨太行山里的信仰】

作 者 ??郭震海
1978年出生于山西壶关县 。 青年作家、杂文家 。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 获得中国十大爱心采访人员提名奖 , 山西省百佳新闻工作者 。
?本期文章素材来源于《北京文学》2018年第2期
? 本期部分声音素材来源《央视航拍全山西》部分内容
? 本期部分音乐内容来源于《飞跃山西?中太行》
? 本期朗读原声 张轶楠
? 本期音频制作 张轶楠
一个征集
您喜欢录音吗?您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