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多地印发区块链发展行动计划 “区块链+”蓄势展身手

多地印发区块链发展行动计划
“区块链+”蓄势展身手
近日 , 河北、贵州、湖南、北京、广州、赣州等多省市发布区块链发展行动规划 , 对区块链平台建设、促进企业“上链”方面进行规划 , 国内区块链产业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 当前 , 区块链技术已在司法存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食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中落地 , 未来或将在新基建、产业链改造、公共服务等领域大展身手 ,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
各地积极“上链”
防疫期间 , 北京市民马先生喜欢上了网购 。 他最近收到一箱安徽砀山酥梨后 , 发现包装上有一个写有“区块链溯源”的二维码 , 用手机一扫 , 这箱梨的销售电商名称、正宗原产地位置、产品特色、所属的品质联盟等“身份”信息一目了然 , 甚至连扫码次数都被清晰地显示出来 。 马先生说:“看到这么详细、精确的产品信息 , 我对产品质量更有信心了 。 ”
区块链技术在网购上运用 , 是各地近年来主动创新技术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 。 根据中国区块链生态联盟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年度报告》 ,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最为活跃 , 在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能够承担实际业务的新产品;在电子存证和公益慈善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医疗服务、政府管理、交通物流等领域开始探索 。
在此背景下 , 国内多省市近来接连印发区块链发展行动计划 。 在规划中 , 建设区块链开放创新平台 , 促进重点企业“上链”成为各地下一步工作重点 。 例如 , 北京市7月初印发的《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 , 到2022年率先形成区块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北京方案”;贵州省5月初印发的《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 , 到2022年 , 将建设3至5个区块链开放创新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 , 引进培育100户以上成长型区块链企业;湖南省在4月底印发的《湖南省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 , 到2022年建成10个以上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 , 推动3万家企业上链;广东广州、江西赣州也提出将培育一批区块链重点企业 , 并推广典型应用示范场景 。
疫情期间 , 进各地“加码”区块链技术发展 。 专家表示 , 今年以来 , 数字化的社会治理创新和软硬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幅提升 , 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链和政务治理的技术性改造等方面潜力更为凸显 。
“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并享受到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后 , 更坚定了进行数字化改革、积极‘上链’的决心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 防疫期间 , 区块链技术在信息管理、应急物资和食品安全追溯以及身份认证管理等方面优势明显 。 对于数字经济或者区块链技术来说 , 此次疫情是一次发展机遇 , 在疫情催生大量数字化需求之后 , 区块链将在生产与供应链协同、公共安全预警、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出更大能量 。
瞄准难点堵点
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南康家具“虚拟工厂” , 进行赣南脐橙产品溯源……近年来 , 赣州区块链企业不断涌现 , 涉及的数字证照、数字票据、防伪溯源、备案公证、版权保护、数字金融等业务也越来越多 。 为此 , 当地近日成立区块链服务大厅 , 确保这些业务集中办理 。
据赣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 该服务大厅一方面关注教育、就业、精准脱贫等民生领域的区块链服务应用推广 , 另一方面注重与实体经济结合 , 通过实地测试、试用 , 引入一些与实体经济结合紧密又易于推广的区块链服务平台 , 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有专家表示 , 从全国范围看 , 这种进行区块链服务模式创新 , 破解区块链技术与民生、实体经济结合难的尝试正在逐渐增多 。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技术 , 区块链技术在科研、落地等方面同样面临诸多难点堵点 , 包括技术方面 , 区块链加密技术面临被推断乃至追溯等技术风险;落地方面 , 存在应用领域有限、产业集聚效应低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缺少专业人才等瓶颈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