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无名将都是小角色,是因为他们在秦国行将就木之时碰到了项羽

首先 , 章邯并非不入流的小角色 , 其次当世时局势使然 。 秦灭六国后于六国境内废分封 , 行郡县 , 于当世时而言 , 秦帝国内部的矛盾激化 , 在一统的过程中 , 有些问题还可以在统一天下的大业中被掩盖 , 而统一之后矛盾逐渐暴露 , 谁打下天下不重要 , 治权才是关键 , 封建社会欲行治权 , 必得土地!早期王绾等大臣提出对于齐 , 赵 , 燕等远离秦地的土地 , 实行分封 , 授各地贵族予权力一代一代的往下传递的诸侯名份 , 而秦旧有的爵位制度也是有封地的 , 只是大多数高爵官员属于封而不领 。
秦末无名将都是小角色,是因为他们在秦国行将就木之时碰到了项羽
文章图片
其次 , 章邯此人带领一支囚犯为主 , 人员质量层次不齐的军队 , 打的六国部队屁滚尿流 , 更是击杀了楚军统帅项梁 。 在普通人眼里里他肯定算得上是秦国最后一位名将 。 然而 , 他后期主要的对手有两个 。 千年一遇的战神项羽 , 千年一遇的兵仙韩信 。 在两位军事神仙的面前 , 普通名将章邯自然就只能缴危险武器在一旁玩泥巴了 。 但是他绝对不是不入流 , 担得起名将一词 。 名将再多也架不住内斗厉害 , 何况是铁血大秦这种残酷内斗上百年的军王翦 , 王贲 , 老秦军事贵族 , 历来被秦国王室忌惮 , 白起是其中的代表 , 长平之战后被要求自杀 。
秦末无名将都是小角色,是因为他们在秦国行将就木之时碰到了项羽
文章图片
【秦末无名将都是小角色,是因为他们在秦国行将就木之时碰到了项羽】再者 , 赵将李牧在秦灭赵的前一年被赵王所杀 , 最后以名将身份位列武庙 。 楚将项燕击败了秦国20万大军 , 最后败给了秦军后续的60万大军 。 无缘武庙 。 我不禁想象 , 如果项燕在击败秦国李信的20万大军后突然去世了 , 没有与王翦的60万秦军交战 。 项燕估计能成为战国五大名将之一 。 后世提起秦灭六国之战时 , 会不会反复假设如果项燕还在 , 是不是可以扭转战局 。 今天的知乎估计就有这样一道问题如果项燕还活着 , 是不是可以打败王翦的60万军队?
秦末无名将都是小角色,是因为他们在秦国行将就木之时碰到了项羽
文章图片
李牧如果没有被赵王迁杀死 , 在秦灭赵之战中 , 还能保住名将的光环吗?秦灭六国前需要集中一批人才 , 来为灭国战铺路;灭国后 , 帝国内部的权利需要中心化 , 自然一部分人的权力需要架空 , 当然有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 有个平稳良好的过渡对政权来说无比重要 。 秦二世在上任之后 , 做的大部分事情多半与巩固权利有关 , 至于故事如何 , 事实如何不得而知 , 再不济也是赵高和胡亥不懂政治的悲壮结果 。 至于将军 , 和汉的君臣氛围不同 , 以后都君君臣臣和秦的以法为教完全不同 , 这里儒家和法家对人精神的作用就不同了 。
秦末无名将都是小角色,是因为他们在秦国行将就木之时碰到了项羽
文章图片
另外 , 前车之鉴 , 王翦因此才在灭楚之战前向秦王嬴政讨取各种物质待遇 , 以暂时打消王室的猜忌 。 老王的孙子王离在北边跟着蒙恬守长城 , 巨鹿之战时才南下 , 败给项羽 。 李信 , 桓齮 ,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 被秦王培育重用史腾 , 本名嬴腾 , 老秦王室 。 灭六国后年纪太大 , 而且主要管宗族 。 尉缭子 , 参谋长 。 蒙恬 , 蒙武 , 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 被秦王培育重用 , 运气好没有在兼并战争中遭遇大败 , 蒙恬成功混到了秦帝国建立后的军中第一 。
秦末无名将都是小角色,是因为他们在秦国行将就木之时碰到了项羽
文章图片
其弟弟蒙毅是秦始皇身边的红人 , 可惜最后哥俩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于政治斗争 。 面对旧秦贵族 , 一统之战中的新兴贵族 , 六国的归附贵族 , 和废分封行郡县利益受损的地方豪族 。 而兴郡县正是要加强帝王专治从而取代贵族封建专治 。 由宗法血缘分封制转换为集中权力官僚封建制 。 是中央垂直管辖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 。 权利过度集中于顶层中央框架 , 而底层本受分封获益的六国世族基本在这次权利洗牌中血本无归 。 就当世时而言是具有跨世代意义的 , 却也是行之过急了 。 纵观之后西汉初年的恢复分封制 , 约定非刘姓不得称王等 , 缓行之策 。 到武帝中期基本废除分封制 。 以稳为安 。 沙丘本是英雄冢 , 祖龙魂归奈何天!
秦末无名将都是小角色,是因为他们在秦国行将就木之时碰到了项羽
文章图片
最后 , 我换个角度 , 之所以我们认为灭六国时秦国名将众多 , 是因为他们帮助秦国统一天下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与秦国国力的支持下 , 再加上他们确实牛逼 , 所以他们战无不胜 。 之所以我们认为秦末无名将都是小角色 , 是因为他们是在秦国行将就木之时碰到了项羽 , 所谓生不逢时 , 大概也是原因之一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