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信托违约近百起,市场关注如何定责破刚兑

上半年集合信托市场回暖 , 信托行业在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和疫情冲击时展示出韧性 。 但同时也可看到 , 二季度信托行业的风险事件频发 , 尤其是非标资金池类产品风险突出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根据第三方平台不完全统计发现 , 二季度共有97起信托产品违约 , 金额合计430.83亿元 。 其中 , 投向工商企业领域的产品违约风险维持高位 , 违约事件最多、涉及金额最大 。
“做金融一定会遇到风险 , 但如果一家信托公司短时间内出现多起风险 , 那么一定是这家公司的文化出现了问题 。 短期能挣大钱很容易 , 但若想持久经营一家金融公司 , 一定要敬畏风险、控制贪婪 。 ”一家头部信托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违约事件近百起 , 金额超430亿
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 , 具体来看 , 6月份共发生信托产品违约事件33起 , 涉及信托公司7家 , 涉及金额高达224.03亿元 。 5月份 , 共发生信托产品违约事件23起 , 涉及信托公司13家 , 涉及金额达128.20亿元 。 4月份 , 共发生信托产品违约事件41起 , 涉及信托公司21家 , 涉及金额达78.6亿元 。
在上述违约潮中 , 安信信托和四川信托最受市场关注 。 其中 , 安信信托今年来违约不断 。 4月7日 , 安信信托还发布了关于收到上海银保监局《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 上述公告显示 , 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 , 安信信托通过签订远期转让协议、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等方式 , 违规承诺8笔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 , 金额共计33.3亿元 , 截至2019年7月末 , 上述协议或支持函均已到期 , 已造成严重的兑付风险;2016年至2019年 , 安信信托违规将3笔信托财产用于股东、8笔信托财产用于兑付其他信托项目、2笔信托财产用于置换固有贷款、4笔信托财产用于其他非信托目的用途 , 金额共计126.56亿元 , 截至2020年1月 , 上述项目基本已逾期或欠息 。
而四川信托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其TOT(信托中的信托)资金池类产品 。 5月底 , 四川信托多个已到期的TOT资金池类产品出现逾期 。 据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称 , 四川信托TOT规模大概250亿元 , 涉及45个项目 。
有分析人士称 , 在资金池类产品中 , 非标资金池类产品是今后一段时间监管清理整顿的重点领域 。 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考虑 , 防止金融风险向其他金融行业甚至实体行业蔓延 , 监管机构对资金池业务的监管政策也必然越来越严格 。 预计监管层将着力引导信托公司逐渐暴露和清理风险资产 。
当前 , 信托业协会还未公布二季度行业的不良率情况 。 数据显示 , 一季度末 , 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为3.02% , 较2019年末提升0.35个百分点 。 从风险项目数量和风险资产规模的环比变动来看 , 一季度末 , 信托业风险项目个数为1626个 , 环比增加79个 , 增幅为5.11%;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 , 环比增加660.56亿元 , 增幅11.45% 。 从同比来看 , 一季度末信托项目数量和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幅则分别为61.63%和127.20% 。
破刚兑还需机构端正定位
2018年4月份 ,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 , 其核心是打破刚兑、破除多层嵌套与禁止资金池模式 , 清理理财乱象 , 让资管业务回归主动管理本源 。
当前的信托风险事件大致是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融资方财务状况恶化、无力还款 , 以及信托公司违规开展业务、利益输送出现的风险 。 如何划分责任 , 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热点 。
7月7日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称 , 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必须是投资者风险自担的市场 , 特别是我国很多金融机构是国有持股 , 若刚性兑付 , 则风险会转化成财政问题 。 目前 , 很多资管产品本来是由投资者自担风险 , 但金融机构在销售时进行误导 。 很多投资者买的不是产品本身 , 而是金融机构的信誉 , 这也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