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宋徽宗用“雨过天晴云破处”赞美汝瓷? 张冠李戴,误传!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实习生 鲍弥佳
【汝瓷|宋徽宗用“雨过天晴云破处”赞美汝瓷? 张冠李戴 , 误传!】“天下名窑汝为魁”、“似玉非玉而胜似玉”、“雨过天晴云破处” , 这是人们常用来赞誉神秘汝瓷的话 。
可你知道吗?“雨过天晴云破处”这句常被用来形容汝瓷“天青”釉色的话 , 其实是“张冠李戴”的误传 。
7月13日晚 , 大河报河之洲公开课“瓷之美”系列首讲聚焦汝瓷 ,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汝瓷国家标准》起草人、弘宝汝瓷院士工作站负责人范随州受邀线上开讲 。 在对300多位书友的分享中 , 他特别对此进行了澄清 。
文章图片
提到汝瓷 , 许多人听过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宋徽宗梦中见到雨后天空的颜色 , 非常喜欢 , 就给烧瓷工匠传下旨意:“雨过天晴云破处 , 这般颜色做将来 。 ”这道圣旨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 , 最后由汝州的工匠烧制出来 。
然而 , 范随州指出 , 真实的文献记载上 , 这句话不是出自宋徽宗 , 而是五代后周世宗柴荣说的 , 当时也不是说的汝瓷 , 而形容的是柴窑瓷器 。
◆汝瓷的出现 , 打破了“南青北白”格局
当晚两个小时的分享中 , 范随州从风雅宋朝讲起 , 回顾了汝窑瓷器诞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以及汝瓷在整个陶瓷史的地位 , 并从哲学、美学等角度介绍了汝窖特色 。
范随州说 , 陶瓷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 先民最初发明陶器时是为了生活便利 , 但随着社会发展 , 之后便注入了宗教、民俗、审美、道德等 , 精神因素超越了物质因素 , 且成为人们精神因素的审美表达 。
中国陶瓷发展到唐代 , 呈现出“南青北白”的局面 , 南方青瓷以越窑为代表 , 北方白瓷以邢窑为代表 。 到宋代后 , 中原地区出现了以汝瓷为代表的青瓷 , 这才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
文章图片
△弘宝汝窑莲花碗
当被问及为何汝瓷等北方瓷器较厚 , 而南方景德镇瓷可薄可厚 , 是否与制作工艺有关?范随州说:“陶瓷和人一样是有地域风格的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比如说北方豪爽 , 而南方相对文静 , 中国陶瓷以长江流域为一个产区 , 黄河流域一个产区 , 南北方陶瓷各有特点 , 这与各自的天然原料不同有很大关系 。 ”
他举例说 , 同样的白瓷 , 北方的白是牙白 , 稍微泛黄 , 但是南方的白就非常白 , 因为用北方的这个瓷土 , 想烧出非常白的陶瓷是不可能的 。 对汝窑来说 , 也可以做到特别精致 , 但是这种精致有它独特的精致方法 。
◆汝瓷简到极致 , 也美到极致
以汝瓷的代表的陶瓷 , 为何在宋朝达到了巅峰?
“汝窑瓷器是中国几千年陶瓷发展技术与艺术的积累而结就的硕果 , 自然有其深厚的哲学的、美学的、文化的、技艺的因素 。 ”范随州表示 , 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 , 是最具人文气质的朝代 , 汉唐时期专属于上层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 , 在宋代逐步下沉到民间 , 在无形中提高了全民艺术修养 。
文章图片
△宋徽宗
他说 , 宋徽宗对艺术的狂热 , 已经延伸到了治国与科举中 , 画家地位空前 , 也刺激了其他艺术形式的提升 , 宋代的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潮 , 直到今日都影响着中国的人生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 因此有人说 , “华夏民族之文化 , 历数千载之演进 , 造极于赵宋之世 。 ”
推荐阅读
- 父亲|宋徽宗爱女,蔡京儿媳,却被父亲灌醉,送金国王子,22岁凄凉而死
- 宋徽宗|敢与皇帝争风吃醋的人,应该只有周邦彦了
- 汝瓷汝瓷大师范随州夫妇潜心研发推出“盛鼠猫”等系列作品
- 书法明朝16位皇帝书法集锦:识者称朱瞻基造诣可与宋徽宗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