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文章图片

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文章图片

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文章图片

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文章图片

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文章图片

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文章图片

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文章图片

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文章图片

粉色酒杯|佛山冷门景区,名气很大但游客不多,里面藏着两个明朝陶瓷名灶

文章图片



佛山是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 , 提起佛山旅游 , 很多游客都会想到梁园、祖庙和岭南天地 , 其实佛山还是陶瓷名都 , 名气虽然不及景德镇 , 但陶瓷销量更胜一筹 , 主要是近代以来 , 佛山主要以生产生活陶瓷为主 。
在佛山 , 和陶瓷文化有关的知名景区是南方古灶 , 里面保留有两个明朝传奇名灶 , 这个景区虽然名气很大 , 但旅游热度并不是很高 , 主要是它并不在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区 , 陶瓷文化也不大众 , 但对于喜欢了解历史人文的游客来说 , 这里还是很有趣味性的 。

南风古灶景区最有代表性的景观的是南风灶 , 这个灶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 已经有大约五百年的历史 。
古灶依山而建 , 形状像一条长龙 , 因此有“龙窑”之称 。

本地人喜欢将“窑”称作灶 , 原因是窑头和百姓家里的灶极为相似 。 因为这个灶的灶口正对着南方 , 因此得名“南风灶” 。

南风灶对面是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高灶 , 总体结构、操作方法和南风灶基本一致 。 高灶之所以叫“高灶” , 并不是因为建得高 , 而是因为它在高庙的后面 , 当时这个灶的主人希望生意和香火一样旺盛 , 因此起名“高灶” 。

南风灶的旁边有一个彩色塑像 , 塑像的风格看起来抽象、夸张 , 底下刻有“南风三气火德星君”字样 , 火德星君也叫罗宣 , 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 传说拥有三头六臂法术 , 还有五件火法宝 , 精通各种火系神法 。 南风灶内出现三气火德星君的塑像很好理解 , 因为陶瓷制作离不开灶火 。

如今的南风古灶景区 , 不仅处处散发古陶瓷文化的魅力 , 同时也是文创基地 。
南方灶一侧有条小巷子 , 巷子开有陶艺小馆 , 里面展示的各种陶瓷物品都很可爱 , 有萌态可掬的小和尚 , 还有各种小茶壶等 。

南方气候潮湿 , 青苔顺着南风灶的外墙蓬勃生长 , 年代久远的古榕以粗壮的枝干阻挡了大部分太阳光的直射 , 走在榕树下 , 感觉特别的清凉、舒服 。 古榕树已经和古灶融为一体 , 老根紧贴着外墙伸展 , 本身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

南方古灶景区除了几个陶瓷古窑 , 还保留了浓郁岭南特色的古建筑群 , 林家厅是最壮观的建筑 , 周边的明清建筑群也独具风韵 。 从高处看 , 这片建筑群就像古代的某座王府 。

沿着南方灶旁边的阶梯向上攀登 , 绕过古灶 , 穿过石板路便来到林家厅 。

建于明代的林家厅最初是林氏的家庙 , 清代嘉庆年间 , 林绍光、林龙光、林缙光三兄弟将原来的家庙改成了居室 。
这座建筑深三进 , 有相同的小院和楼阁、厢房 。

当时 , 林家三兄弟在佛山石湾一带可谓赫赫有名 , 林绍光是进士 , 林龙光和林缙光分别为乾隆年间和嘉庆年间的乡试举人 。

林家厅的内部风格简洁、雅致 , 通风和采光性能极好 , 这类清代岭南大屋在广佛地区已经不多了 。

明清古建筑群就在林家厅旁边 , 中间点缀各种绿植 , 岭南风情浓郁 。

这片街区目前建立了国际艺术家村 , 有不少创意工作者在此创作 。

明清古建筑群很适合拍照 , 其建筑风格和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等岭南园林很像 。

古墙、古窗、石板路、独具岭南特色的芭蕉 , 每一个元素都很适合入相 , 无论是拍摄人文风光片 , 还是人像照片 , 都能拍出格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