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不能“家长当裁缝,孩子穿新衣”

【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不能“家长当裁缝,孩子穿新衣”】_原题为 青少年科技创新不能“家长当裁缝 , 孩子穿新衣”
▲获奖小学生父母系基因领域研究员 科普: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金量有多高?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在信息高速通达的时代 , “天才”总是容易脱颖而出 , 例如这个“医学神童” 。
近日 , 云南省昆明市某六年级小学生凭借关于结直肠癌基因研究的课题 , 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消息 , 在社交媒体中广为传播 。 有网友揶揄:“博士已经哭晕在厕所”“看题目大概就能知道父母从事哪方面的科研项目了” 。
不出所料 , 这位小朋友和他的父母还真是“相同领域” 。 7月13日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回应称 , 此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 , 研究所目前已成立调查组 。
设计好实验让孩子“照猫画虎” , 是一种“高端造假”
其实 , 除了这个研究题目 , 比赛中还有诸多类似水平的科研项目 , 例如“基于螺吡喃-芘双色团的力致多色转变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 ECL 比率检测研究”“南极半岛一种新的抗辐射微生物的发现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碳化蚕茧-钴-石墨烯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等 。
当然 , 这些项目是否存在“水分” , 我们不得而知 , 在这些全国各地的顶尖中学中 , 自然不乏天才 。 不过中小学科技创新走到如此“前沿”的位置 , 的确让人吃惊 。 我们不惊讶于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 , 但这样晦涩、偏门的“科研成果”却让人徒增一些问号 。
当然 , 从陈某的日记看 , 他也的确参与了实验过程 , 这与平常所说的“造假”有个很重要的差别 。
真正的原创科技 , 自然是需要很多年的积累 , 然后才能独立自主地寻找突破方向 , 这就像厚实的基础上建楼房 。 与此相对应的是 , 有人在背后设计好整个实验 , 至上而下地教 , 不求甚解 , 也能像模像样地做研究 , 甚至一定程度上理解这样研究 , 在答辩中不出错 。
但这样的研究 , 没有任何学术上的扩展性 , 也不具有任何科技创新的意义 , 无非是一种高层次的模仿、依着葫芦画瓢 。 这就像建楼房 , 没基础 , 但直接在楼房下面精确地、定向地搭柱子 , 几根柱子也可以支撑楼房 , 但这样的楼房是个花架子 , 不可能扩建 , 一推就倒 。
很多看起来高大上、高精尖的岗位 , 其实都是“匠” 。 举个例子 , 医生看病 , 如果仅仅指看特定的病症 , 其实就那几种症状 , 根据化验结果对应给药 。 如果要真正深入研究医学 , 要听讲座、看论文 , 就需要医学的基本功 。
再比如 , 看CT的片子 , 针对某种病 , 教小学生识别空洞、灰色、钙化、w型、u型形状 , 也可以不求甚解地让小学生学会识别CT片子中的症状 。 所以 , 就像研究日记中所写 , 三天前才初次接触基因的概念;三天后 , 就明白基因了 。
小学生如此 , 到了中学生、高中 , 由于具备了更多的知识 , 这种精确搭柱子就更容易了 。 甚至 , 一定程度上能完整地理解整个研究过程 。
所以 , 这种行为未必是纯粹的造假 , 但只是一种高端模仿 , 最多只能证明这些学生很聪明 , 并不意味着他们具备实际的科技创新能力 , 也不能代表他们未来的科研能力 , 没有任何公共价值 , 也有悖于创新竞赛的初衷 。
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不能“家长当裁缝,孩子穿新衣”
文章图片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
“皇帝新衣”式的造假 , 会污染教育风气、学术风气
当然 , 比赛本身要杜绝这种“高端模仿” , 并不容易 。 在“父母帮助”和“孩子主导”之间存在很大的模糊地带 , 容易被钻空子 。 不过 , 也不是没有破绽 。
举例来说 , 要我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用因果分析研究中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完全可以做到让小学生理解 , 并应付简单答辩 。 但你让六年级的孩子去考基本的西方经济学 , 她肯定不可能在一个月、一年内搞定 , 因为这背后要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 。
做出生物论文的这名小学生 , 他或许能在科普级别上理解研究 , 明白什么叫敲除基因 , 但大学生物基本课程 , 他肯定理解不了 。
所以 , 理工科的创新比代笔要好查一些 , 只需要业内专家答辩时 , 问问基本学科常识 。
一个真正的硕士研究生在答辩的时候 , 如果答辩专家问:你说说消费者剩余 , 说说ATP合酶的机制 , 说说对洛伦兹转化 , 这会被视为侮辱性的 。 因为这些概念对每一个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科研人员来说 , 是基本功 , 不懂就是不合格的 。
这些概念又是如此的多 , 无法提前准备 。 倘若一个孩子为了答辩真准备好了所有概念 , 那就已经是合格的专业人员了 。
所以说 , 剔除这种“精确搭柱子”的投机行为并不难 , 只看评审委员会有没有这较真精神 , 还是说照单全收 。 这也进而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
公立教育系统是一个国家与国民的承诺系统 , 即学好数理化就能上大学 , 然后得到国家学历认证 。 国家的公立教育系统 , 只要认这个就行了 。 其他的才能 , 留给市场去认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