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一周双星”,用精准测控为航天发射保驾护航
2020年7月9日20时11分 ,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 成功将亚太6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火箭点火后41秒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观测站迅速捕获目标并平稳跟踪 , 直至起飞后353秒 , 圆满完成了弧段内的跟踪测量任务 。
而在相隔不久的4天前 , 他们刚刚完成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试验六号02星跟踪测量任务 。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西昌观测站在一周之内连续圆满完成了两颗卫星发射的跟踪测量 。
隶属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西昌观测站 , 坐落在西昌市城南一隅的袁家山上 , 地理位置优越 , 可以执行西昌、酒泉两大卫星发射中心的跟踪测量任务 , 是航天发射的重要安控信源 , 也是中国航天测控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建站44年来功勋卓著 , 圆满完成了超过200次航天发射测量任务 。因具备执行两个发射场测量任务的能力 , 近年来该站面临着高密度任务的挑战 , 每年需执行20发以上航天测量任务 。
“一周双星对我们而言是一次艰巨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在联调、合练、发射之间进行一次状态的来回切换 。”该站的调度指挥员何飞说道 , “一方面是容易造成人员疲劳 , 在我们西昌航天人中有一条口口相传的金科玉律叫‘防三躁、防三误’ , 指的是在执行航天发射任务中要预防急躁、烦躁、浮躁和误指挥、误操作、误口令 , 而人员的疲劳是导致“三躁三误”的重要风险因素 , 必须严格防控;另一方对我们的测量设备而言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 就像计算机开机久了会发热发烫 , 运行速度变慢 , 我们的测量设备运行久了也会对设备状态稳定性产生影响 , 必须加强状态管控 , 确保关键时段不出问题 。”
压力带来动力 , 面对任务密度高、状态转化频、工作时间紧的挑战 , 西昌观测站在半个月前就进入了任务准备 , 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文书学习、应急排故训练、联调联试、岗位考核等工作夯实人员能力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谈心交心、任务动员、文体活动等振奋人员精神状态 。在任务前夕 , 还专门组织设备性能指标测试 , 确保各台设备以最佳状态参加测量任务 。
实际上 , “一周双星”的高密度对西昌观测站的科技工作者而言也是一种新常态 。今年以来 , 这是该站第三次经历“一周双星”的挑战 , 其中最短的一次前后间隔距离仅仅36个小时!
“我们能够不惧困难 , 战胜挑战 , 根本原因得益于我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近年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大抓人员能力生成提高 。”西昌观测站党委书记于广立介绍 。
西昌观测站某干涉仪雷达设备建有1个主站、2个副站 , 每个站之间距离都在7公里以上且所有设备都需要人为操作 , “如何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行、远程化操控 , 尽量减少岗位人员浪费在路途上的时间 。”这是该组组长刘建滨的一个心结 。2019年 , 在他的带领下 , 岗位人员对管理机软件进行升级改造 , 实现了三站雷达一键式跟踪 , 在自动化联调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以前联调需要10个人参加 , 现在一个按键就能轻松搞定 , 这是该站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 。
一键式跟踪、自动化联调、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决策、无人机测绘……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创新 , 西昌观测站近年来航天测量能力大幅提升 , 经受住了“1个月5发任务并行 , 半年三次一月双星”等严峻挑战的考验 , 为中国航天发射保驾护航做出了重要贡献 。
据悉 , 下半年西昌观测站继续面临着高密度任务的考验 。全体参试人员表示 , 将保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 不惧挑战、迎难而上 , 在追梦奋斗中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科学|科学家偶然发现以金属为食的新品种细菌
- 写作|暑期福利:天学网《趣写作》上线,科学提升英语写作能力
- 科学|东方红一号鲜为人知的故事:将继续在轨运行50年
- 科学,探月|转存!登月的8个知识点
- 行业互联网|让青少年爱上科学 核桃编程AI人机双师模式受关注
- 新华社新闻|美媒:科学家提出新方法,或能确定“第九行星”性质
- 科学|大揭秘:谷神星的白色亮斑是盐,而不是冰或者外星人
- 科学|如果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这意味着什么呢?
- 科学|登月50余载 三大谜团仍待解:起源、磁场、地月距离
- 科学|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南极墙” 跨越 14 亿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