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中文网|她能把鱼头泡饼,变成鱼类脑颅模型( 三 )

国家地理中文网|她能把鱼头泡饼,变成鱼类脑颅模型
本文插图

多鳍鱼鱼头标本及其扫描重建后的图像
供图:卢静
在本博伊德国家公园赤红色的海岸岩层内 , 加文和他的团队曾经发现过堆积在一起的巨大的肉食性鱼类骨骼和尖牙 , 经过数年的发掘和清理 , 他们在2012年命名了伊顿鱼(Edenopteron) 。
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T实验室里陈列着它的复原模型 , 艺术家用牙签和灰泥细致地复原了这口可怕的牙齿——这是大半年辛勤工作的结果 。
国家地理中文网|她能把鱼头泡饼,变成鱼类脑颅模型
本文插图

伊顿鱼复原模型
图片来源:The Canberra Times
在今天 ,
科技的发展则带给我们更多可能 。
复原模型周围 ,
陈列着许多没那么显眼的模型 。
这是最新科技CT扫描和三维打印的产物 。
国家地理中文网|她能把鱼头泡饼,变成鱼类脑颅模型
本文插图

中-晚泥盆世的三列鳍鱼板状化石 。 它偶鳍中各个骨骼的结构、位置和形状 , 甚至骨骼之间的关节都与早期四足动物非常相似 。 专用于“板状化石”三维扫描的CT设备 , 已于2015年底 ,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发成功 , 科学家如今可以对板状化石进行CT扫描 。
卢静等人利用高精度X射线断层扫描和计算机三维虚拟重建技术复原了东生鱼的颅腔以及相关的神经、血管等结构 , 揭示了这种动物的脑部的基本形态 。
近些年 , 她和团队非常关注靠近鱼类登陆节点的重要化石 。 除了脑颅 , 她也想用现代技术研究和登陆相关鱼类的其他部位 。 这次澳大利亚之行发掘出的化石 , 也让她距离愿望实现更近一步 。
国家地理中文网|她能把鱼头泡饼,变成鱼类脑颅模型
本文插图

位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精度CT实验室 , 可以对古生物化石进行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检测 。 近年 , 越来越多CT技术应用于古生物学的文章刊登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 。
卢静和加文这样的科学家在本博伊德国家公园和世界许多其他地方的辛勤工作 , 不仅是为了重现遥远鱼类时代的一片水域 , 更是为了探知今日世界和我们过去世界的关键联结 。
他们所探寻的 ,
是神秘的 “失落的世界” 。
国家地理中文网|她能把鱼头泡饼,变成鱼类脑颅模型
本文插图

远古的化石经过扫描、三维重建等操作后 , 可以导入VR系统 。 使用VR设备不仅可以看到现世海洋 , 更可以直接“看”到科学家重现的远古生物具体构造 。
购买古生物骨骼胸针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
就点一下“在看”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