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生活|光热发电为何热不起来?( 二 )


此外 , 按照现行政策 , 2018年底前并网发电的示范项目可享受度电1.15元的补贴电价 , 逾期投运的项目电价将退坡 。 但时至今日 , 明确具体退坡标准的文件仍未出台 。 “这让不少企业选择观望 。 补贴电价退坡机制悬而未决 , 企业无法进行较为准确的前期测算 ,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建设积极性 。 ”上述负责人直言 。
“光热发电还是个‘没学会走路的孩子’”
但也有观点认为 , 不应纠结于项目建设进度滞后与否 , 因为示范项目的意义在于找到真正制约我国光热发电产业的瓶颈 , 为2020年后光热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
在采访中 ,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 尽管项目建设滞后 , 但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确为打通我国光热产业技术壁垒、加速全产业链发展进程作出了贡献 。
据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孙锐介绍 , 目前我国光热产业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0% , 主要产品产能同步迅速提升 。 通过自主研发 , 龙头企业已掌握塔式聚光集热系统等关键技术 。
“打通产业链仅仅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 只有实现了规模化 , 才能实现市场化 。 示范项目是目前支撑我国光热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 ”上述研究员告诉采访人员 。
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底 , 我国并网发电的光热电站共9座 , 累计并网规模420兆瓦 。 其中 , 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6座 , 合计装机规模350兆瓦 , 占比超过80% 。
“然而 , 按照最新政策 , 有可能获得补贴的光热发电项目仅剩首批还未并网的13个项目 。 2021年后 , 光热发电项目不再享有补贴 。 和风光相比 , 光热发电还是个‘没学会走路的孩子’ , 如果没有补贴 , 产业发展将受很大影响 。 ”该负责人表示 。
郝勇认为 , 大型多能互补集成电站是未来促进我国光热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
2019年9月 , 鲁能海西格尔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并网投运 , 该工程集合了200兆瓦光伏、400兆瓦风电、50兆瓦光热及50兆瓦储能四种技术路线 。 光热电站的加入显著减少了弃风弃光 , 同时光热发电成本也有所降低 。
在技术路线验证可行的背景下 , 许多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正积极规划建设含光热发电技术路线的多能互补项目 , 例如 , 甘肃省玉门市拟与华东电力设计院、江苏鑫晨光热公司联合开发投资光伏光热多能互补电站项目 , 其中含光热项目200兆瓦 。
“如果每年光热发电都能保证一定的装机规模 , 光热产业就能一直处于发展中 , 通过这些项目 , 光热发电成本也能实现不断下降 。 ”上述研究员表示 。
评论丨光热电价补贴政策需要明确
文丨本报评论员
太阳能热发电 , 又被称为光热发电 , 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重要分支 。 2016年启动的首批20个示范项目 , 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开展的光热发电示范工程 , 是推动光热发电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临门一脚” , 对于示范引领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
此轮示范项目的启动 , 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关系密切 。 近年来 , 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快速增加 , 目前装机规模均已稳居世界首位 。 但二者“靠天吃饭”的发电特性以及与日俱增的发展规模 , 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持续不断的冲击 。 尤其是在现有灵活性电源相对匮乏的大背景下 , 电力系统已难以应对二者的波动性、间歇性 , 导致“弃风”“弃光”问题在多地连年暴发 , 且“弃电”电量至今仍维持在每年数百亿千瓦时的高位 。 海量电力资源浪费现象 , 已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和电力领域结构转型中的“顽疾” , 必须尽快予以解决 。
在这一紧迫形势下 , 稳定性堪比传统煤电的光热发电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 各方对其也寄予了厚望:主管部门出台“确保发电量全额消纳”“享受国家电价补贴”等扶持政策 , 企业纷纷积极申报示范项目 。 但事与愿违 , 示范项目建设一波三折 , 屡屡受挫 , 行业一直未能“热”起来 。
有的观点将光热发电的蹒跚起步归咎于缺乏经验 , 因为在此之前我国光热产业还未曾建设过50兆瓦及以上规模的项目 。 此种说法虽然看似有道理 , 实则经不起推敲 , 因为示范项目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积累建设经验 , 如果已经具备相关经验了 , 那又何必示范?还有的观点将着眼点放在了土地指标难批、用地困难 。 这一观点的说服力同样不足 , 因为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已在光伏发电领域屡见不鲜 , 但却并未阻滞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 。
光热与光伏“同宗同源” , 这对“孪生兄弟”的成长经验无疑能够互鉴 。 回顾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 , 补贴政策的差异或许才是光热裹足不前的关键原因 。 本世纪之初 ,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也曾面临光热发电今日之境遇 , 产业链上下游均面临诸多技术性及非技术性难题 , 项目发电成本长期居高难下 。 但强力补贴政策的不断出台 , 帮助企业扭转了局面 , 助推行业迈过成本门槛 , 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 补贴政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
需要指出的是 , 将光热发电“热”不起来完全归因于补贴政策的缺位有失偏颇 , 任何行业也都不可能永远依靠补贴存活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在行业发展初期 , 补贴政策有其可取之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