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80后工作队入驻山村:扶贫一线涌现“青春力量”

吉林80后工作队入驻山村:扶贫一线涌现“青春力量”
文章图片

刘志在村民家中 。 刘志供图
中新网吉林7月11日电 (石洪宇 孙博妍)“83、86、90” , 这些数字代表出生年份时 , 意味着村里来了一批“少见”的年轻人 。 1986年出生的刘志带领驻村工作队进驻榆树沟后 , 村班子的平均年龄“直线下降” , 村部里的电脑开始发挥作用 , 田间地头、村路上也有了活络的迹象 。
吉林80后工作队入驻山村:扶贫一线涌现“青春力量”
文章图片

刘志代言农产品 。 刘志供图
榆树沟村是“稻米之乡”吉林省舒兰市新安乡所辖村落 , 距离县城80多公里 , 乘车需要两个多小时 。 受制于地理位置 , 村里的年轻劳动力持续减少 , “平均年龄将近50岁” , 出现贫困户56人 。
2016年 , 在舒兰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工作的刘志来此任驻村第一书记 , 此后1983年出生的李铁柱、1990年出生的马博文陆续到来 。
“之前我们还在议论 , 怎么派了一群娃娃来 。 ”村民任艳春认为 , “从岁数上看 , 这群年轻人不一定靠谱 。 ”他的依据是村书记57岁、村主任52岁 , “太年轻吃不了农村的苦头 。 ”
刘志是用勤奋打开局面的 。 到岗后 , 他和村干部一同走访贫困户、残疾户、五保户 。 了解到各家的情况后 , 他用笔记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 而后制成表格 。 这些让上了年纪的村干部头疼的工作 , 刘志做得出色 , “材料和报表当天就能出来 。 ”
刘志说 , “找到贫困的因果和逻辑关系很重要 , 这些材料是寻找扶贫政策、打造扶贫产业的依据 。 ”此后 , 李铁柱、马博文前来支援 。
吉林80后工作队入驻山村:扶贫一线涌现“青春力量”
文章图片

刘志在田间劳作 。 刘志供图
在村里 , 他们租住了一处民房 , 房前屋后种满了蔬菜 。 由于热情好问 , 村民经常到这里“指导”他们种菜的技巧 。 劈柴烧火、洗衣做饭 , 三人各有分工 。
在工作上 , 三位年轻人的分工和特点也各不相同 。 李铁柱是退伍军人 , 遇到压力和阻力时 , 军人的执行力会体现来;马博文“头脑灵活” , 总是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刘志则勤快、热情好客 , 联通上下级 , 给村民做工作相当在行 。
他们结合当地的自然及劳动力情况 , 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 , 最后决定上马黑木耳种植产业 。
刘志两次找到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孙丽敏洽谈合作社事宜 , 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此打工 , 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年终拿到分红 。 “刘书记很恳切 , 说想让村子好起来 。 ”孙丽敏说 。
有了产业项目兜底 , 三名年轻人采取“蚂蚁也是肉”的策略抓多种经营生产 。 种植糯玉米 , 李铁柱打头阵 , 难点由其推进;马博文寻找种植技术支持 , 刘志侧重销路和寻找政策支持 。
当“产品”下线经销商来到村里收购时 , 村民给三人“好评”:“这些年轻人挺不错 , 把村里当家” 。
年轻人的热心肠也深入人心 。 村民王继磊家中起火 , 刘志从自己家里拿来衣物供其换洗 , 去探望时又扛来50斤大米 。 在他的协调下王继磊住到了敬老院 。 贫困户李桂芬老人的轮椅则是三名年轻人协调到的 。
时至今日 , 村庄里的青春元素已不可或缺 。 三名年轻人跑步时 , 会跑向附近山峦;同时他们也习惯夜晚加班 , “发现问题不能过夜”是工作原则 。 夜很深了 , 他们会与巡逻队汇合 , “挨家挨户看看 , 路上和乡亲们聊聊家常” 。
三位年轻人最终会同吉林地区扶贫力量打了一场脱战攻坚战役 。 截至目前 , 吉林市已脱贫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5.1% , 胜利指日可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