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需求

楼上说的不错,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的身份或形象认可度不够,总是希望成为别人。
■网友的回复
曾经跟女朋友聊过这一问题,从三个层次展开了讨论。不过我们都没有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我们的思考仅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所使用的词汇可能在含以上也并不明确。仅当作一个个人化的论调即可。第一个层次。。社会身份的形成我们的社会对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往往直接涉及这些身份的具体内容。比如父母应该如何,子女应该如何,丈夫应该如何,妻子应该如何,老板应该如何,员工应该如何之类。然而这些定义并非源自于我们生活中具体的个体需求,而源自于一种模式化的生活情境中对各个角色的要求。比如,某些男性有所谓的恋爱第一原则——“必须跟我回老家”,这是源自于社会中的一部分价值观对他“男性”身份的一系列内容性的界定。父亲曾指责我不是男人,因为我当时在做的是事有破坏自己家庭稳定的可能性,这也体现了对“男性”身份的一个具体内容的界定——维护家庭的完整和发展。。当我们处于某一身份中时,我们会得到一个具体的任务书,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何种程度,社会都给出了一些相对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如果你按照这个任务书完成了,那么甲方和利益相关方都不好说你的工作出了问题。这是种个人与社会的契约关系。在这个关系内的他人眼中看来,你并不以真实的自我存在,你只是一个身份,而你的这个身份也有些既定的需求。一些完全接受这些身份设定的人,一旦进入状态,也会把自己的需求和那个身份挂钩,进而无视自己真实的需求。比如:父母应当对孩子是无私的,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把剩下的留给自己;主人应当对客人极尽热情,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出来摆在客人面前让客人挑。。我们的社会对某些身份的定义直接包含了这样一个内容——为他人服务。。这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为大众普遍接受,人人对此都保持契约精神,令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安全感。而那些完成度特别高的人,还会受到表扬,获得成就感。题主所描述的这些例子,或许正是在这样一种生活情境中的,那个给你做饭的人是你的母亲,或者你的伴侣。它可以解释某一身份概念刚形成时(例如客人刚到主人家拜访,夫妻新婚不久)这种现象的成因。而当关系维持期被拉长,这种现象的形成就和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了。。第二个层次。。身份的人格化题主所描述的这些人,一方面接受了这种身份设定——他们按照任务书完成了规定动作。。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安全感,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扮演的身份得不到认同,并迫切地希望你明白他在扮演一种怎样的身份。这种心理的出现是因为他们在代入身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身份人格化了,甚至对自己扮演的身份产生了感情,例如同情、依恋以及崇拜等等。一个辛劳的母亲会在心里感叹作为母亲的辛苦、感叹作为母亲的伟大,“母亲”对她来说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身份,而是一种自我形象,她会随时随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形象。恋爱中的人秀甜蜜也有这种心理作怪——告诉别人我现在正以某人男/女朋友的形象出现,而这个形象就是我现在展现出来的样子。然而,某些时候,我们在生活情境中是不需要对别人的身份产生任何认同的。然而,他们不能接受这个被自己人格化了的形象被我们忽视,他们需要让自己的身份具有存在感,于是会采取一些极端化的行为来强化自己的形象。如果他们所扮演的身份本身就有无私的要求,那么他们会表现得更加无私,甚至表现出自己牺牲了很多很多的样子。同样的,如果他们所扮演的身份有果断坚决的要求,那么他们会表现出过分的严厉。在这个阶段里,人更深层次地他化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形象,而无法以真实的自我出现。第三个层次。。对身份的否定另外一部分人还会陷入到对自我身份的否定中去。但他们并非因为发现真实的自我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在社会活动中更具有凝聚力,而认识到身份属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完全可以被主动地边缘化对待。他们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被动地被他人边缘化对待,而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否定认识和否定情绪。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份毫无价值,进而认为自己也是毫无价值的。他们会按照任务书要求的反方向走。例如,父母由于子女不听话,而唾弃自己的权威,跟子女说:我是为你做牛做马的;下属由于自己的工作不受重视,而丧失积极性,消极怠工。这时候他们会形成一种得过且过的生活哲学,即把什么都做掉但不做到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他人。他们为了遮掩自己没做到位的现实,在陈述自己的成果时往往会刻意地强调他完成了什么,而不说明自己完成到何种程度。而你的话题一旦涉及到他们成果的完成程度的时候,他们大都会为了站在道义的高点上,而营造这样一种对话情境:给你做就不错了,要求那么多,你知道我做这个有多苦吗,我还不是为了你,你看做完了好处都是给你的,我有拿过什么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