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不傻|吴起训国君:缺德举国皆敌!587年后曹操袁绍对话说透吴起结局( 二 )


这袁绍虽也算英明之主 , 但说道用人和曹操比就完全上不得台面了 。
讲虚礼 , 讲面子 , 即不谈实际 , 也不给深切信任 , 在他手下效力的人 , 磨洋工居多 , 拉帮结派居多 , 这仗顺风仗还行 , 一旦逆风仗 , 咋打?
早在袁绍曹操起兵前587年 , 历史上就有过一场关于地利还是人和重要的谈话 。
阿斗不傻|吴起训国君:缺德举国皆敌!587年后曹操袁绍对话说透吴起结局
文章图片
(大才吴起)
谈话主角 , 一为魏武侯击 , 第二个就是鼎鼎大名的战国奇才吴起 。
话说魏文侯逝去之后 , 储君击立 , 是为魏武侯 。
那时的魏国 , 因魏文侯励精图治 , 已成战国第一强国 , 北边打打赵国 , 南边撩拨撩拨楚国 , 西边和齐国起过冲突 , 虽四面树敌 , 可依靠国家实力强大 , 面上看依旧风光无限 , 唯一问题就是这风光无限的外表下 , 不确定因素也多 。
在吴起助力下 , 被击败的秦国失去河西之地 , 秦孝公也在筹谋励精图治强盛国家 。 秦魏属宿敌 , 因此这秦国可算是魏国的长期忧患 , 必欲灭之而后快 。
而那时 , 因败秦有功 , 吴起也成了魏国重臣 , 主政新归附的河西之地 , (今黄河北洛河南区域)位高权重之余 , 难免需敲打一二 。
由此才有了新君魏武侯去往黄河巡查魏国江山 , 顺带考察吴起的事由出现 。
阿斗不傻|吴起训国君:缺德举国皆敌!587年后曹操袁绍对话说透吴起结局
文章图片
(强盛的魏国)
君王交替 , 有几件事是难免的 。
一为:政策方向制定 。 (国策如何定)
二为:属下重臣任用调整 。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三为:巡游国家 , 安抚民众情绪 。 (宣告天下立威)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 一般就这三层意思 。
在巡游视察过程中 , 面对河西之地 , 看着这山河险峻地利无双 , 魏武侯感叹的说
“美哉山河之固 , 此魏国之宝也!”
言语中充满志得意满的得瑟还有渴求夸赞的高兴 。
事实却也如此 , 冷兵器时代 , 地理优势和城池坚固 , 是可以直接转换为战斗力的 , 特别是大争之世 , 拥有地利无疑拥有战略优势 , 魏武侯得瑟因此而来 。
一般而言 , 臣下面对君王得瑟 , 最该做的是跟老板一起吹牛 。 这样善吹牛的人 , 说不上人才 , 但绝对属贴心人 。
阿斗不傻|吴起训国君:缺德举国皆敌!587年后曹操袁绍对话说透吴起结局
文章图片
(臣下要回吹牛)
可这是对一般人而言 , 在战国那特殊时代 , 人才都是有脾气的存在 。
战国大才吴起就不弄虚的 , 直接给自家老板一盆冷水 , 让他清醒清醒 。 只见吴起讽刺说“在德不在险” , 而这才是属于战略家的眼界 。
对大才而言 , 说真话说实话才是正经事 , 至于扫兴不扫兴 , 那不是我该考虑的 。
说完这句大实话后 , 吴起意犹未尽 , 继续说了几个实例 。
曾经的三苗左据洞庭 , 右据彭蠡 , 两河之险皆占了 , 结果如何?被禹灭了 。
曾经的夏桀依旧有山河之固江山险要 , 结果如何?还不是让商汤给放逐了 。
曾经的商纣王也一样 , 因不休德政 , 不讲民心归附 , 滥武妄为 , 最后被周武王推翻 。
如此三重举证后 , 吴起依旧嫌怒斥力度不够!
最后狠狠教训魏武侯说:山河之险 , 从不是国家有恃无恐根源 , 国君要不修德 , 现在船上的所有人都是敌国 , 还谈什么江山永固 。
阿斗不傻|吴起训国君:缺德举国皆敌!587年后曹操袁绍对话说透吴起结局
文章图片
(劝诫之语言外之意)
言语中层层举证如惊涛拍岸 , 引阵阵冷意 , 最后怒骂如投枪笔剑 , 让人发毛 。
发毛之余 , 感受到吴起言语轻慢 , 还有自己的孟浪之语 , 魏武侯难免心有余悸 。
魏武侯为掩饰尴尬 , 笑了起来 , 然后对吴起说:嗯嗯 , 你说的对 。
初看这段 , 我以为看到一出直言敢谏有识之士 , 对君王劝诫之语 , 最后君王从善如流立马改正 , 换来国家兴旺故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