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守护青藏线14年,组织多次要把他调下山都被婉言拒绝

在那云端之上
■郭紫阳 龚泽玺
官兵|守护青藏线14年,组织多次要把他调下山都被婉言拒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警青海总队传承发扬青藏铁路精神 , 立足艰苦环境 , 注重文化育人 , 激励官兵扎根高原、奉献青春 。图为驻地海拔近4800米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官兵 , 在业余时间弹唱歌曲《云端哨卡》 。秋银鹏摄
茫茫雪域 , 巍巍昆仑 , 青藏铁路如同世界屋脊上的一条钢铁巨龙 , 突破生命禁区 , 穿越高山戈壁 , 为雪域儿女送去幸福安康 。
从解放初期开工建设 , 到2006年全线建成通车 , 青藏铁路历经了几十万建设大军、跨越半个世纪艰苦卓绝的接力奋战 。几代建设者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 , 挑战生理心理极限 , 付出巨大牺牲 , 最终创造了人间奇迹 , 凝聚成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为核心的青藏铁路精神 。
几十年来 , 武警青海总队一代代官兵 , 在青藏铁路精神的感召引领下 , 高擎猎猎战旗、坚守茫茫高原戈壁 , 在担当奉献中赋予青藏铁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 并由此孕育出“忠于职守、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艰苦创业”的“高原卫士精神” , 成为广大官兵扎根高原、战天斗地、履行使命的强大精神支柱 。

青藏铁路的诞生 , 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 , 其被国际社会誉为“堪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
惟其艰巨 , 方显伟大 。仅以海拔约3700米的老关角隧道为例 。该隧道总长4公里 , 前前后后却修了近30年 。隧道地质情况复杂 , 多处断层切割 。修建中 , 先后发生大小塌方130多次 , 有50多人在此牺牲 。
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极端艰苦的条件 , 铁路建设者们凭借高昂的革命热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 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 , 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 。
时至今日 , 人们仍然记得筑路者中 , 那位名叫邓广吉的连长 。他为修建青藏铁路三上高原 , 患了癌症 , 仍然坚持在工地上组织施工 。在病重被送往医院抢救时 , 他留下遗嘱:“请把我埋在青藏高原上 , 我活着不能修好铁路 , 死了也要看着铁龙飞架世界屋脊 。”
2001年 , 23支施工队伍、十多万建设大军终于挺进高原 , 向平均海拔4500米的格拉段发起最后的“总攻” 。
“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之初 , 很多人写下请战书 , 还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的感人画面 。我爷爷就是在那个时候把我爸爸送上一线的……”去年的新兵入伍教育课上 , 士官教员罗昌强讲述了他家“祖孙三代上昆仑”的故事 , 让新战士们深受触动 。
罗昌强是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的一名上士 。他的爷爷罗生芳 , 曾参加青藏公路整治改造工程11年 。2001年 , 罗生芳把儿子罗正廷送上了青藏铁路大会战 。2010年 , 罗昌强又在爷爷和父亲的鼓励下参军入伍 , 成为了一名“天路卫士” 。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 , 武警青海总队官兵便从筑路英雄们的手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着这条重要的国家命脉线 。该总队青藏线守护部队自上勤至今 , 无一人主动申请调离 , 先后有9个集体和个人被授予荣誉称号或记一等功 。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 , “坚守”二字显得尤为可贵 , 也成为青年官兵传承青藏铁路精神的生动注脚 。

“青春的浪漫在雪绒花前 , 士兵的风流在关山月下……任寒风吹过绿色的记忆 , 让雪山见证信仰的海拔……”这首《云端哨卡》 , 旋律优美舒缓、歌词动人心弦 , 是该总队文艺轻骑队专门为驻守在昆仑山巅的官兵而创作 。随着文艺轻骑队巡演的足迹 , 这首歌感染了众多高原官兵 。
“争做传承伟大精神的先锋和模范!”近年来 , 该总队创新红色教育载体 , 织密红色教育网络 , 教育和引导官兵不断从青藏铁路精神中汲取力量 。他们组织编印《在那云端之上》《战斗到最后一秒》《气贯昆仑》等故事集 , 放映《天路故事》《青藏铁路》《青藏线》等影片纪录片 , 创作《难忘昆仑山》《天路赞歌》《再吸一口氧》等文艺作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