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学,本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心理学 , 本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似乎随处可见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 但那些极力想要说服人们的信息 , 却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认知 , 方可辨别其真伪 。
正如有机食物早已被大众所熟知的今天 , 似乎像《吃的美德》或是《健康思维 , 健康饮食》这类书籍本应逐渐走进我们的认知当中 , 可现实并不乐观 。
我之所以提到有机食物 , 是因为它很有代表性 , 但是并非所有的有机食物都一定是最佳选择 , 只是在大众认知中 , 有机食物的效用明显被过度概括了 , 对有机食物的概念感兴趣的朋友 , 可以去读一下《吃的美德》 。
本文插图
人们并没有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摄入更加科学健康的食物 , 而学习一些有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 , 相反 , 他们认为那些时常在书中那个寻找答案的人是不懂生活的群体 。
我们无法断言身体和心理 , 哪个更重要 , 但我们都知道 , 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负面情绪会给人带来非常多的身体上的不适 。
我们身边几乎每个人都懂一点医学常识 , 因为人们需要保持身体健康的状态 。 但对于心理状态呢 , 人们也会给予同等的关注度吗?
本文插图
试问 , 我们该如何进行压力管理?如何正确地排解情绪?自我实现究竟存在着哪些意义?自恋型人格将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什么是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成年人的思维故事与原生家庭有什么关联?
真正的心理学知识并非独立存在的空谈 , 也不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思想实验 。
相反 , 心理学涵盖的繁杂结论都是通过科学实验中得出的完整且有效的数据中总结出来的理论 。
也就是说理论不是随便说出来的空话 , 不是与生活毫无关联的设想 。
本文插图
在心理学中 , 科学实验的本质就是将真实场景中不可控(无法进行深入探索的)的变量 , 以可控的方式投入到实验中 , 以便于监测此变量对某件事的真实影响 , 以此来获得真实的数据反馈 , 这样得到的数据才能作为引导结论的依据 。
而一件事中的多种变量在现实生活中 , 往往会因为所受到的环境、人为、主观及偏见等因素的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 从而导致你无法对影响整件事其中的任何一项变量进行客观上的观察及分析 。
没有客观基础 , 那么人们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会完全依照经验、直觉及一部分主观判断 , 这样势必会造成人们对大量事件都会产生偏见的一种现象 。
本文插图
有人问“我们每个人都在过着自己的生活 , 就算是我们对事物理解有些偏见 , 又怎么样呢?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了吗?”
答案非常肯定 , 人们对事物分析及理解时的依据如果都是主观的 , 那么他们就无法用理性视角去分析与事件相关的一些变量 ,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人们对“与事件相关的变量”产生了误解及曲解 , 导致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与实际情况产生了一些偏差 , 所以人们依靠自身直觉所行使的判断就会被大打折扣 。
在人们不了解这一真相时 , 大部分人都对自己并不客观的直觉非常笃定 。
了解“心理学中的结论都是通过科学性的实验所得出的有效数据而得来的”这一信息 , 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知心理学这门知识 。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
- 姚礼勤|姚礼勤:回归文明与健康的无忧生活就是时刻做最好的自己
- 江洲儿郎|山东退伍兵倒四次火车支援江西:灾难面前,我们都是江洲儿郎!
- 技巧|心理学:在你忍不住想要抱怨的时候,先别着急,试试这三个技巧
- 癌症肿瘤|生活中能防治肿瘤的蔬菜,有这9种,你知道多少?
- 时间|肌肉男,1个月不健身,会变成什么样?
- 乳酸菌|为什么乳酸菌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
- 第一心理|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伪自律”的成年人,他们注定失败
- 任林聊育儿|所谓成熟,不过学会了与生活和解,懂得了放下痛苦
- 网易哒哒|杂然无味的生活,需要几个公众号来点亮
- 闪电新闻|夜读|林清玄:咸淡皆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