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电影,镜头下的青春与现实

高考电影,镜头下的青春与现实
文章图片

【高考电影,镜头下的青春与现实】高考电影,镜头下的青春与现实
文章图片

高考电影,镜头下的青春与现实
文章图片

本报特约采访人员董 铭
又是一年高考来临 。 无论是尚处青春期的学生党 , 还是早已踏上社会的成年人 , 都把高考和备考的日日夜夜凝固在记忆中 。 正因如此 , 关于高考主题的作品在亚洲 , 特别是中国成为一种特殊的影视“亚类型”——既有青春片的朝气 , 又承接时代变革印记 , 从个人、家庭到社会 , 这部“励志大片”在电影中一幕幕地上演 。
高考题材天生具有青春片血统 。 在刘杰执导的电影《青春派》中 , 因高考失利而复读的学生们 , 在秦海璐饰演的老师以及咏梅饰演的家长重压下 , 必须“熬过”一个特殊的高考年——虽然有友情和初恋 , 但董子健饰演的居然必须把这些搁置 , 就像秦海璐在课堂上发表的“高考冲刺宣言” , 每个人都必须完成高考前的使命 。 在2001年的喜剧片《考试一家亲》中 , 考上重点大学对于一个上海普通人家来说 , 更是非常现实甚至功利的目标 。 宋丹丹和傅彪诠释出考生父母的艰辛 , 让这部充满笑料的影片多了份温情 。
考取理想大学是所有高中生的目标 , 也是老师们的价值体现 。 在《老师·好》(中图)中 , 于谦饰演的班主任对男女学生一视同仁 , 严格到不近人情 , 其实也是在弥补当年自己没能实现的大学梦 , 可偏偏期望最高的女生未能实现 , 这也是几十年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真实遗憾 。
相比个人和家庭 , 高考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同样重大 , 这让一些相关作品把立意放得更高 , 视角带有严肃的史诗性 。 《高考1977》(左图)更多着眼于一代考生在高考政策恢复后的纠结和振奋 , 通过一群东北农场知青的经历 , 讲述中国青年在改革开放大潮到来前 , 如何抓住恢复高考这项重要国策 , 把自己偏离的命运扭转回来 。 该片在主配角人物性格设置、两代人关于命运抉择权的分歧上 , 融入不少思考 , 用“伤痕文学”的手法引发过来人共鸣 , 体现出高考不仅是个人的学业奋斗 , 更是时代的转型缩影 。
除了中国 , 日本、韩国、印度等升学竞争激烈的亚洲国家也有高考压力 , 诞生了足以引发同龄人共鸣的高考题材电影 。 如2015年的日本喜剧片《垫底辣妹》(右图)由真人故事改编 , 讲述一名全年级倒数第一的差生女孩如何考前恶补实现逆袭 , 成功考上庆应大学的励志故事 。 韩国人则擅长把残酷的高考竞争拍成悬疑恐怖片——《突然有一天之D-day》中 , 四名高考失利的女生在封闭寄宿制学校复读 , 却失去自由和情感 , 性格扭曲后引发悲剧——可谓韩国人对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面对高考(D-day)巨大压力的控诉 。
除了略带戏剧性的故事片 , 《高三》(中国)《高考人生》(泰国)《学习的背叛》(韩国)等纪录片也真实地反映出高中生在冲刺前后的艰辛和努力 , 那份让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升学压力从孩子们的采访中吐露 , 既励志也让人反思“一考定终身”的体制在保证公平性的同时 , 能否更多些人性化改进 。 欧美国家虽然也有高考(高中会考) , 但大学录取方式更看重平时成绩 , 竞争环境相对宽松 , 高考本身的仪式性被淡化 。 不过 , 欧美高中生们的压力并不小 。 金球奖获奖影片《伯德小姐》中 , 在天主教高中里就读的克里斯汀一心想被纽约的大学录取 , 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才松了一口气 。 由此可见 , 对全世界的青年来说 , 从高中跨越到大学都是人生的一道门槛 。 影视剧的浪漫化处理也罢 , 现实主义的纪录讲述也好 , 高考都将成为迈过这道门槛的“成人礼”记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