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看飞度


【导语 :飞度的独到之处 , 是具有“独属”魅力 , 即把车做成了一种“唯美”形态 , 深度吸引用户 。 所以 , 飞度所提供的不仅是车 , 还有深层的“文化”内涵 , 虽小众 , 但清流 。 这就是飞度为何成功的原因 , 而且是全球性的畅销车 , 把小而美做到了极致 。 】
撰文|颜光明、编辑|钱 蕾
小车在中国一直没有很好地被待见过 。 原因不外乎受制于面子、价值、观念等加持 , 演变至今 , 就像文明的冲突 , 呈现了当今对于汽车消费的认知和生活的态度 , 折射了不同时代的背影 。
飞度为何是“文化现象”
回顾小车在中国的历史 , 如同在审视过往的历史和正在变化的生活 。 好在中国私人有车的历史并不长 , 但足以从这简短的历史中读懂中国 。 一场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轿车文明的批判”还历历在目 , 而由此引发轿车进入家庭的举国讨论 , 如暴风骤雨 , 撞开了人们的“轿车梦” 。 小车曾作为试水的棋子淌过路 , 探过险 , 尝试过不同廉价的形态试图实现民有民享民乐 , 不亚于一场“观念革命” , 似乎还没有走远 。
|穿越历史看飞度
本文插图
【|穿越历史看飞度】

不过 , 最终还是被“十万元家轿”一锤定音 , 敲开了中国家轿大门 。 故小车贡献不可没 , 但起决定因素的并不是小 , 而是文化属性——品牌 , 是“小别克”帮了大忙 , 事实上却怠慢了实际品牌——赛欧 。 而在现实的消费中早已不重要了 。 关键是踮起脚能摘到了“现实”足矣 。 回过头来看 , 先前做出努力的小车事实上从未入过流(自主品牌) , 受到过尊重 , 倒是成为一些车企跻身汽车圈的敲门砖 , 一旦站稳脚跟也就被舍弃 , 甚至放言不再做小车 , 理由是不赚钱 。 而消费导向则视大车为面子或需求 , 延续至今也不曾改变 , 业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 。
|穿越历史看飞度
本文插图

所以 , 小车在中国的命运 , 不仅曲折 , 还被歧视 , 除了生存环境艰难之外 , 还有舆论诱导偏离 , 与认知迷失不无关联 。 所以 , 今天能存活下来的小车都是英雄 , 而且都是精品 , 其中飞度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 今天回想起来 , 与飞度同时推出的小车几乎找不出几个 , 先前的也基本没有踪影 , 而今能活跃在人们视野里的更是少之甚少 。 于是 , 提起飞度 , 就回想到车迷、时尚、年轻、懂生活等一连串的“生活场景” 。 尤其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如果能看到一辆飞度就会有回头率 , 理由不外乎是挂的是沪牌 , 其次是灵动的外型格外清爽 , 再是车主的识货令人刮目 。 这就决定了这款小车的与众不同 。
|穿越历史看飞度
本文插图

有人说 , 在阅车无数的今天 , 能瞥见一辆飞度出现在车海人流中会感觉一种亲切 。 不是因为小 , 而是清新 , 没有油腻 。 说如今还有人开飞度 , 一般都是粉丝 , 超越了年龄 , 跨过了年代 , 忠诚用户一点都不为过 。 原因很简单 , 其特征是摆脱了功利化消费的洒脱 , 带有个性化自由的超脱 , 属于“文化现象” 。 统计数据显示 , 飞度自2004年在中国推出至今 , 用户已经超过120余万 ,畅销至今 , 堪称“神车” 。
飞度为何受青睐
近闻第四代飞度即将问世 。 据试驾过这款车的媒体说 , “这是好车” , “小车之王” , “平民跑车” , “都市大玩具” , 等等 。 从专业的角度看 , 无疑是小车精品 , 超越驾驶愉悦和操控的快感 , 关键是好玩 , 无论是谁 , 只要接触过这款小车就会心动 , 想买一辆 。 从设计的角度看 , 无疑是当作了“艺术” , 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和车厢空间的舒适 。 在公众审美里 , 这是一个具有灵性的机器“宠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