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制度|夏朝兴亡史,奴隶制度下的牺牲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禹治水
一、大禹集权 , 不乏权术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 , 取代帝舜成为华夏联盟新一代领导人 , 为了集权 , 曾经一起的治水功臣契(商朝祖先)、后稷(周朝祖先)逐渐被大禹边缘化 , 而伯益(秦朝祖先)却得到了大禹的重用 。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 , 从契到成汤 , 商人总共经历13代君主 , 在这期间商人总共迁都8次 , 平均每两届不到就要迁都一次 。
但凡历史上迁都大概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为了摆脱都城内盘根错节的旧贵族势力 , 譬如盘庚迁都;
第二种是实施某种战略方针 , 譬如战国时期 , 魏赵韩三国纷纷将都城往东边迁移 , 因为三国都觊觎中原地区 , 将首都东迁可以更加方便地达到目的;
第三种是摆脱天灾人祸 , 通俗地说就是逃命 , 譬如红军长征就属于这个 。
而商人频繁迁都的目的 , 也同样属于第三种 , 逃命 。
根据《尚书·仲虺之诰》中提及:“自从我们商人在夏朝的统治下建立方国开始 , 就被认为是禾苗中的杂草、粟米中的秕壳 , 我们上上下下都十分恐慌 , 没有不担心无辜受到处罚的 。”
再结合上文的8次迁都 , 可以推测出商人在夏朝统治下一直躲躲藏藏 , 朝不保夕 , 也正是这种恐惧的心态 , 使得商人频繁迁都 , 目的就是为了逃命 。
反过来推测 , 在夏朝统治下 , 一个当年和大禹一起治水的大功臣(《史记·殷本纪》)又有谁能让他如此恐惧呢?
除了夏后氏 , 自然没有其他人 。
再来看后稷(周朝祖先) 。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 , 后稷死后 , 他的儿子不窋即位 , 很快夏后氏的政治渐渐衰败 , 农官不窋被废除 , 族人迁移到戎狄地区 。
史书上没有说周人迁往戎狄地区的原因 , 但是根据常理推断 , 应该和上文提到的商人差不多 , 如果没有夏后氏的驱赶 , 周人没有必要往危险地区(异族)迁移 , 大可待在原地即可 , 因此周人和商人的迁都和当年红军长征的性质是一样的 , 说得好听些就是以退为进 , 说得难听些就是逃命 。
而剩下的伯益(秦人祖先) , 命运比契(商人祖先)和后稷(周人祖先)好一些 , 史书上也没有说明为什么大禹单单对伯益予以重用 , 甚至后来大禹还打算将位置禅让给伯益(其中有多少水分我们不得而知) , 但根据《史记》记载 , 大禹在位期间 , 确实让伯益总理朝政(相当于丞相) 。
抛开个人感情因素来看 , 如果将大禹的所作所为添加一些政治家的权谋也未尝不可 , 治水工程中立下赫赫功劳的除了大禹以外 , 还有后稷、契、伯益等人 , 这些部落在治水的同时也是部落实力增长的过程 , 大禹虽然功劳占据首位 , 但同时面对后稷、契、伯益等人 , 个人的权威未免会变得些许黯然失色 。
为了集权 , 大禹又不可能同时对付这一大帮元老功臣 , 于是大禹便采取拉一个打一个的手段 , 将伯益拉过来予以重用 , 对后稷和契等部落采取边缘或者打压的策略 , 这样会更加轻松一些 。
这种帝王权谋在后世也经常会看到 , 专业名词叫做——“借力打力” 。
大禹死后 , 伯益和启之间因为争权而发生火拼 , 启斩杀伯益 , 进一步完成了大禹时期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
而考虑到在启时期 , 原先治理洪水的功臣都已经被打压得差不多了 , 商人被驱赶得屡次迁都 , 周人甚至直接跑到戎狄地区避难 , 再重用伯益显然不可以 。
如此只会养虎为患 , 因为时间一久必然会导致政治势力的失衡 , 因此与其说伯益是启杀的 , 不如说是儿子(启)完成了老子(大禹)未完成的遗愿 。
二、部落联盟向国家转变 , 奴隶制社会建立
历史的主流观点认为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时期 , 其实这种观点太过于绝对 , 因为历史是一个延续的过程 , 任何社会形态都不会空降出现 , 必然会有循序渐进的特征 。
推荐阅读
- 神话传说|历史上后羿射的根本不是太阳,走进夏朝,探秘神话与历史的距离
- 典籍|夏朝文字典籍的缺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辽宋夏金|女真人侵略了日本?“刀伊入寇”背后的故事:肃慎与渤海国的兴亡
- 夏桀|夏桀的王后妺喜或许是商汤派去的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