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点亮e生活(一线调查·互联网新观察②)( 二 )


其实,大家对智能家居产品的疑虑一直都有:有人吐槽实用性差,买了一款智能微波炉,运行智能菜谱还需要人工选择食材种类和重量,功能很鸡肋;有人批评稳定性差,某品牌智能体重秤经常无法和手机APP连接,数据隔三差五丢失;有人觉得性价比低,某品牌油烟机均价4000元,加上一块智能大屏之后,售价超过1万元……
“有些产品其实只是‘伪智能’,还不能理解复杂的口语化指令或实现深度交流;在平台搭建层面,行业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智能家居涉及家居装修、家电产品和互联网平台,三方如何统筹搭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还应该继续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詹新惠说 。
此外,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也是一个难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报告(2020年)》指出,部分智能家居设备在实现产品功能时,收集个人敏感信息 。此前,腾讯安全科恩实验室对486款物联网设备固件开展检测,共发现16508个安全风险,智能家居设备存在的安全风险数量最多 。该实验室研究员赵泽光介绍,“目前智能家居设备多采用‘设备—云—客户端’的控制使用方式,安全风险广泛存在于各个环节和端口中,隐私保护制度设计和安全技术应用至关重要 。”
互联互通未来可期
5G等新技术将促进智能产品互通互联,助力防范安全风险,加速智能技术落地
未来,冰箱能够识别食品,计算保质期和营养成分,结合用户健康情况给出饮食建议;门锁可以自动识别人脸、声纹和环境,决定开门还是报警;所有智能家居产品能够互联互通,主动感知环境、识别行为,获取用户需求,自动完成相关操作……
4月28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2020体验上海”消费体验馆名单,包括“海尔智家001号体验中心”“华为智能生活馆”等多家智能家居体验馆 。体验馆中展示的智慧生活,将如何走进千家万户?在詹新惠看来,这有赖于四方合力:“一是高速稳定随时随地联网的外部环境;二是实时快速处理大数据的云计算能力;三是能真正与人深度交互的智能设备;四是确保网络安全、连接安全、终端安全 。”
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 。李长亮说:“5G带宽高时延低,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交互更加快速便捷,在此背景下,可以将不同的家居设备传感器和算法软件统一整合,通过云端中控打破设备孤岛,形成智能的互通互联 。加之未来行业标准进一步统一规范,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障碍会越来越少 。”
“在安全风险上,需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企业要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开发和运营能力,形成安全管理闭环 。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开展抽检和测试验证工作 。”赵泽光建议 。2019年6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家居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该标准规定了智能家居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为企业、政府和第三方机构在安全能力建设和安全测评工作方面提供更多参考 。
■采访人员手记
让智慧生活更省心舒心
在家电卖场采访时,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每款通过语音控制的智能家居产品,都有自己专属的“名字”,只有叫对了“名字”,才能“唤醒”相应家电 。要是家里有多个智能家电,挨个下载控制程序,并叫对“名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见,构建智能生态系统,对智能家居发展非常重要 。
智能生态系统好比智能家居的“大总管”,完善的智能生态系统,能自动控制不同产品,让它们各司其职、有序运转 。现阶段,利用技术集成、概念创新,完善智能生态系统建设,才能最大化发挥智能家居的优势、真正方便消费者 。随着智能家居品类日渐丰富,功能不断完善,让各单一产品形成合力,协调运行,才能真正让人们乐享省心、舒心的智慧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