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荣说xrs|一本色彩的《圣经》:你充满好奇,却未必知道


_本文原题:一本色彩的《圣经》:你充满好奇 , 却未必知道
小荣说xrs|一本色彩的《圣经》:你充满好奇,却未必知道
本文插图
“一种颜色的最佳特征 , 是看到它的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 。 “的确 , 颜色包罗万象 , 甚至白色也可为分为铅白、象牙白、银白、石灰白、伊丽莎白、白垩、米色等分类 。 白色也具有正反两面性特征 , 是纯洁无暇还是越描越黑——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第一个关于色彩的残酷事实 , 就是颜色是一种特权 。
世界上 , 有令人不快的颜色么 。 在《色彩的秘密生活》中 , 作者收录了75种颜色 , 从细节入手剖析 , 向读者揭秘了一个个颜色背后隐藏的秘密故事 。 有人认为他对颜色的探秘不够严谨 , 甚至过于八卦说 , 比如 , 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最爱的紫色(泰尔紫) , 要沤在陈年尿液中制作上色;来源于木乃伊的颜色竟然用在了巴黎市政厅的壁画上;爱马仕公司标志性的橙色 , 其实是个备胎 。 当然 , 这些有趣的小故事增加了色彩书的可读性 , 不过显然作者的意图也并非是要将其创作为一本颜色理论书籍 。
75种颜色的前世今生 , 话题涉及与颜色有关的科技、工艺、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美术等等 , 犹如一本色彩知识大本科 。 从任何一种颜色看起 , 都是一段愉快的色彩之旅 。
白色的制作工艺是从剧毒物质铅白中提炼出来 , 经过百年之后人们才真正掌握白色颜料的秘密 。 关于“粉色是女孩的颜色 , 蓝色是男孩的颜色”这样的说法竟然是20世纪中期才出现的 。
“贝克米勒粉”使男人变得软弱的心理学实验 , 是颜色刻板印象是为了当时社会阶层服务 。 泰尔紫这种古罗马的一种著名紫色天然染料因为取自深海骨螺 , 最终导致这种生物的灭绝 。 凯尔特色彩不仅是颜色的语言介绍 , 也为诗人、剧作家带来启发 。
在叶芝的诗中 , 对“凯尔特式的忧郁”充满着迷人的描述 , “她正走过柳园 , 纤足雪白 。 她要我自然地相爱 , 像绿叶生于树枝” 。 爱情的色彩在诗人在绵长的想象之中绽放出生命之花 。 如此种种 , 关于颜色的情节铺展开来 , 讲述的是颜色才能创造出一个“花花世界” 。
颜色是什么?一种信号 , 一个注解 , 有性别之分么 , 有时间标志么 , 有阶层权利特权么 , 有哲学性么;有高低贵贱的价值差比么 , 有如工艺品一样般的难易程度么 , 又或者色彩除了标注颜色色谱之外 , 还被赋予了个性属性 , 心理特征 , 与其他事物发生着化学反应 , 比如一首歌曲的颜色是什么 , 感情色彩又代表着什么含义 , 甚至在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 , 色彩还拥有了革命的荣光 。
关于色彩的秘密性 , 最大的分歧是究竟是属于感官体验 , 还是物体属性 。 还记得几年前么 , 全世界都为了一条是白金还是蓝黑颜色的裙子争论不休时 , 人们抛开了视觉错觉 , 展开了一场关于物理、哲学、科学、艺术解读的知识竞赛 。
眼见未必为实 , 这条法则也是哲学界秉持的职业信条——“白马非马” , “白天鹅”与“黑天鹅” 。
于是 , 对于大众认知里的天空是蓝色的 , 花儿是红的 , 草是绿的 , 这种既定事实 , 依然可以成为哲学界争论的难题之一 。 如果把色彩与一些物理属性联系起来 , 譬如说“光谱反射率” , 然而即便面对同一种蓝色 , 大家看到的天空依然不同 , 饱和度的浓烈 , 色温的黄与蓝等等 , 基于每个人的感官认知所决定之后 , 色彩变成了一种体验 , 充满未知的 , 刺激性 , 潜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
从莫奈探索大自然的方式到蒙特利安的“红黄蓝构图” , 再到符合大众审美通俗趣味的波普风 , 色彩在市场营销和广告中的应用已经具有绝对销售优势 , 比如两大可乐品牌“口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展开了红色和蓝色的博弈 。 红色的古朴典雅又不失活力的态度 , 自始至终贯彻在可口可乐品牌营销体系之中;而象征着年轻和创新里的蓝色百事呈现活跃进取的心态 , 实现了形象和定位的完美统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