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鲁亚克|偶像之痛:在路上之后的凯鲁亚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偶像之痛:在路上之后的凯鲁亚克
凯鲁亚克|偶像之痛:在路上之后的凯鲁亚克
本文插图

1950年代后期的杰克·凯鲁亚克 。
凯鲁亚克|偶像之痛:在路上之后的凯鲁亚克
本文插图

《垮掉的行路者》
作者:巴里·吉福德 劳伦斯·李
译者:华明、韩曦、周晓阳
版本:译林出版社2000年9月
永远不要成为文学主将类的人物 。 这是朋友给凯鲁亚克的劝告 。 但在“垮掉的一代”势头旺盛的时期 , 偶像光环成为凯鲁亚克无法摆脱的痛苦 。 人生中后期 , 凯鲁亚克深陷困境 , 支撑他创作的激情经历所剩无几 , 大众对小说的曲解与挪用愈发增多 。 随着凯鲁亚克精神的衰退 , “垮掉的一代”也渐渐成为一个停留在寥寥几本小说中的过去时 。
偶像诞生
从被拒稿到一举成名
66号公路已经成为了一条具有象征意味的道路 , 宣示着永远年轻、探索自由的意义 。 不过 , 凯鲁亚克本人对“66号公路”这一标志并不喜欢 。 在美国电影《66号公路》中 , 几个喜剧演员扮演了《在路上》一书中三人行的角色 , 他们扮相滑稽 , 看似讲述着在路上的剧本 , 实际上却充斥着嘲讽的意味 。 一切就像这本书刚完成的时候一样 。
《在路上》起初的出版并不顺利 。 面对这样一份三周内写完的书稿(其实凯鲁亚克本人用“在路上”的方式反复修改了七年) , 没有出版社愿意冒这个风险 。 相比于这本代表作 , 出版社对凯鲁亚克之前那本有着浓烈托马斯·沃尔夫气质的小说《镇与城》更感兴趣 , 他们希望凯鲁亚克能够拿出这样的作品 。 维京出版社的编辑寄信给凯鲁亚克 , 希望他能修改里面不恰当的词句 。 凯鲁亚克开始表示了强硬的拒绝 , 但还是配合编辑进行了修改 。 然而 , 即使在这之后 , 出版社对于是否要印刷这本小说还是充满疑虑 。 他们先把里面的部分章节寄给了《巴黎评论》 , 想看看片段内容会引起什么反响 。
等到《在路上》终于出版之后 , 虽然没有像金斯伯格的诗歌那样成为禁书 , 但在文学圈 , 它遭遇了一致的差评 。 杜鲁门·卡波特就曾经有过一句著名的评价——那不是写作 , 而是打字 。 人们认为凯鲁亚克的即兴写作缺乏严肃的创作态度 。
改变发生在一篇《纽约时报》的评论上 。 一位名叫吉尔伯特·米尔斯坦的评论家在《纽约时报》上刊发了一篇书评 , 夸赞这本小说“在一个强劲的时尚瓦解人们的注意力和挫钝人们的感受力的时代里 , 它作为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出现了 , 它的发表自然堪称历史性大事” 。 同时 , 米尔斯坦在这篇书评里还将凯鲁亚克树立为“垮掉的一代”中最具标杆性的人物 。 问题从这里开始便出现了 。
“垮掉”的人设
公众眼中的人到底是谁
兴奋的凯鲁亚克开了一箱香槟 , 庆祝自己成功的时刻 ,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之后降临到他身上的会是什么 。 在此时 , 好友艾伦·金斯伯格给他提过建议 , 希望他谨慎对待“代表人物”这类头衔 , 这会给他添加偶像的约束 , 限制其行为自由 。
凯鲁亚克意识到这一点也好 , 或在兴奋中陷入盲目也罢 , 之后的事情都并不取决于他的选择 。 《在路上》成为畅销作品后 , 媒体开始对凯鲁亚克进行源源不断地报道 。 各家报社都派出采访人员对凯鲁亚克进行采访 , 但最后成文的稿子却和对话内容大相径庭 。
采访人员们模糊了凯鲁亚克在文学上的观点 , 而将访谈的精彩部分设置为“多找几个女人”之类的观点 。 他们竭力将凯鲁亚克塑造为符合“垮掉”一词的人设 , 丝毫没有理解凯鲁亚克其实是这群人中最保守的一位 。 据朋友回忆 , 在接受了四五次采访后 , 凯鲁亚克终于不堪重负 , 他像个吓坏的孩子一样躲在床上 , 声称自己患了重病 。 为了逃避 , 凯鲁亚克开始喝得烂醉 , 不愿面对媒体歪曲的文章——然而这恰好又是媒体想要的:酗酒烂醉的“垮掉”作家 。 于是 , 又冒出了几篇新的人物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