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息报社|还用手开车吗?Out了!无人驾驶呼啸而至( 二 )


2019年6月6日 , 我国5G商用牌照“落地” 。 当时 , 广州市正式发布了首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 其中 , 六家企业获得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 。 5G商用牌照开始发放后 , 广州成为首批商用城市 。
随后 , 长沙、武汉、北京等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步向无人驾驶企业发放了路测牌照 , 5G时代下的无人驾驶场景正在到来 。
在5G发展的这一年 , 无人驾驶领域基础设施不断搭建、完善 , 技术探索与落地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基础设施方面 , 比如中国首条自动驾驶高速开建 , 布局5G设备 , 预计2022年正式通车 。 杭州、长沙等多个城市也搭建了自动驾驶车道 , 并布局5G设备 。
在实现无人驾驶商业化的过程中 , 汽车产品只是体系中的基础项 , 智慧道路是最重要的支持 , 此外 , 车联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葛雨明表示 , 在车联网领域 , 5G通信技术给车辆的应用场景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 基于C-V2X的车联网应用 , 从信息服务向提升安全效率和自动驾驶服务演进 。
在实际的落地应用方面 , 5G正在助力无人驾驶落地城市 , 比如今年4月份 , 上海市民使用高德地图平台可以呼叫乘坐AutoX无人车;同期 , 百度也全面开放Apollo Robotaxi服务 , 长沙用户通过百度地图、百度App免费试乘 。
5G无人驾驶在货运领域也已广泛使用 , 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一家露天煤矿 , 数十辆基于5G技术的无人驾驶矿车已经在矿区运作 , 完成矿产运输 。 技术人员可以一人监控多车在进行无人驾驶运输 。
从概念到落地 , 5G推动下的无人驾驶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 。
仍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
5G时代下无人驾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 有业内专家指出 , 我国的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在建设中 , 而无人驾驶的推广需要实现更全面的覆盖和更稳定的网络环境 。 同时 , 5G和车路协同应用的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 , 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验证 , 例如车规级的5G远程车载终端TBOX还没有进入量产阶段 。 此外 , 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互为冗余 , 但同时要求两个系统都需要足够稳定 , 才能保证两个系统联动起来时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 这是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
需要注意的是 , 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即使在5G走向成熟 , 依然会面临一些问题 。
就目前而言 , AI技术需要强大的计算机作为支持 。 随着传统半导体产业逐渐迎来技术瓶颈 , AI技术进步或将面临新的停滞 , 这也将进一步限制在无人驾驶领域AI技术的应用 。
而且就在前段时间美国汽车协会的测试中 , 主流车型的自动行人检测系统和紧急制动系统在行人检测方面表现不稳定 , 在夜间完全无效 。感知路况作为自动驾驶的重要技术 , 仍不够完善 。
目前 , 感知所用的传感器各有优缺点 , 很难找到一种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传感器器件 。 例如 , 激光雷达对雨雾的穿透能力受到限制 , 对黑颜色的汽车反射率有限;毫米波雷达对动物体的反射不敏感;超声波雷达的感知距离与频率受限;摄像头本身靠可见光成像 , 在雨雾天、黑夜的情况下其灵敏度会有所下降 。另外 , 当处于雨雪天等恶劣的环境中时 , 无人驾驶汽车可能无法精确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相关因素 , 难以进行判断和决策 。
除了以上几点 , 对于出行来说 ,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 当发生交通意外的时候 , 例如一辆私家车和校车相遇 , 无人驾驶汽车该做出怎样的判断?是应该优先保护车主 , 还是要为了保护装满孩子的校车 , 而牺牲掉自己和车主?当无人驾驶出现车祸的时候 , 是车主负责还是造车厂负责?与无人驾驶相关的法律仍处于空白阶段 。
【通信信息报社|还用手开车吗?Out了!无人驾驶呼啸而至】攻克技术难题、完善法律、探索商业模式、无人驾驶汽车要解决这些问题 , 才能真正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