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之死】——掩盖——【哲人之殇】
诗人之死掩盖哲人之殇——来自心理哲学家的视野报告
选自——《之我精神导论》哲人之殇
顾城 , 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 , 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 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 , 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 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 顾城 , 1956年9月24日出生于北京 , 1963年9月进北京西直门小学 。 1969年5月 , 随父下放山东昌邑县东冢公社 。 1979年《星星》复刊号上发表公刘《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 , 顾城声名鹤起 。 1983年8月5日和谢烨在上海结婚 。 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 , 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 。 1988年1月赴新西兰 , 讲授中国古典文学 , 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 , 后辞职隐居激流岛 , 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 , 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 出版有《顾城诗全编》 。 1979年顾城和谢烨(即雷米)在火车上邂逅 , 为了追求谢烨 , 顾城赶到上海 , 天天躺在谢烨家门前木箱子里 。 1983年8月5日在上海与谢烨结婚 , 1986年参加北京市作协在昌平举办的“新诗潮研讨会” , 结识北京大学中文系女学生李英 。 1988年顾城夫妻前往新西兰激流岛定居 , 生有一子木耳 , 顾城不能容忍小孩夺走妻子对他的爱 , 谢烨只好将小孩寄养在朋友家中 。 1990年7月李英成为第三者 , 谢烨竟能容忍三人世界 。 1993年1月迫于生计问题 , 顾城在西班牙、荷兰、罗马尼亚等国家讲学 。 是年3月李英和英国情人约翰离开激流岛 , 顾城为此大受打击 , 写下遗书 , 多次自杀未遂 。 1993年10月 , 谢烨收拾行装 , 准备由奥克兰前往德国 , 在前往奥克兰码头时被顾城劝回家 , 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寓所与谢烨发生争执 , 在冲突中谢烨受伤倒地 , 顾城随即自缢身亡 , 谢烨在送医院途中死去 。
评析:因母亲健康原因 , 顾城提前七周破腹产于北京白塔寺旁人民医院 , 在暖箱中度过了人生的前四十天光阴 。 按顾城母亲的话说 , 他在九岁时从窗口跌落楼下 , 脑子受损 。 从这一刻 , 就注定了日后的悲剧 。 顾城作诗的天赋很早就显露出来——1968年9月写下诗歌《星月的来由》和《烟囱》;1969年5月离开北京随父下放之前 , 写下《我的幻想》;1971年7月在海滩上写下《生命幻想曲》;1974年全家回到北京 , 读书、学习绘画 , 并从事过油漆工、木匠、翻糖工、电影广告绘画工、商店营业员、借调编辑等许多临时工作;1976年写出自编诗集《无名的小花》自序;1979年3月在西城区文化馆《蒲公英》小报第三期发表诗作《无名的小花》 , 系作品首次公开发表 , 同月加入《今天》文学社团同北岛、芒克、舒婷、江河、杨炼等结识 , 写下早期代表作之—《一代人》、组诗《永别了 , 墓地》等 。 顾城的知识文化积淀主要源于自行读书 , 尤其是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和《辞海》 , 因为这是他手头仅有的查抄书中被侥幸漏抄的书 。 受制于体制 , 顾城一直是自由职业者 , 恰值开放年代 , 而写诗便是他的全部 。 诗是之我受压抑 , 由思维所迸发出来的思想精神产品 , 顾城早年之所以满怀巨大创作欲望和激情 , 其之我的灰暗不言而喻 , 诗则是拨亮之我的点火器 。 诗人所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黑色的眼睛就是其之我的表象 。 从整个少年时代始 , 顾城其之我便为灰暗笼罩了 。友人回忆顾城在上海追求谢烨的时月——每天早上起床 , 顾城的第一件事是赶紧把昨夜做的梦记录下来 , 他把这些梦理解为另外一种暗示 , 这些冥冥中的暗示可能是最好的诗 。 这个习惯保持了很久 。 个子不高的顾城常常戴着自制的帽子 , 双手插在宽大的中山装口袋里 , 在屋子与天井里走来走去 , 自我欣赏 。 顾城特别喜欢用银灰色的布料做帽子 , 如果没有合适的布料 , 就用纸做一顶 。 顾城用这一新奇的形象和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 , 他的生活空间是自己搭建的诗的空间 。 为此 , 谢烨领着顾城去医院做了检查 , 看是不是精神不正常 , 经过详细诊断得出顾城的思维与表达都很正常 。 对于设计这样的帽子 , 据诗人唐晓渡解释——我个人觉得他是要设计一个标识 , 就像一个独一无二的Logo一样的 , 就是说这个帽子就是属于顾城的 , 见帽如见其人 。 因为是很长远的设计 , 他很多年里面他就一直带着这样的帽子 。 显见 , 顾城对其之我是相当敏感的 。 《导论》指出 , 歌中 , 词人曲者都在心里呼唤我是我、多么特别的我 , 我是万世沙砾当中一颗 , 感激天生这个我……我就是我 ,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 那么 , 这个我岂不正是灵魂之我吗?我 , 在生活中是真实的存在!一如顾城的诗——我在希望 , 在想 , 但不知为什么 , 我没有领到蜡笔 ,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 我只有我 , 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 ,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 我是一个孩子 ,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 我任性 。 顾城自制的帽子 , 其实就是其之我的Logo , 也提醒他自己要保持其之我的特立独行 , 因为——我任性 。
推荐阅读
- 东营诗人赵世平:为了圆一个开车梦
- 铁流:笑托放翁
- 贾冀豫~从唐朝诗人只活了27岁谈天才
- 重磅:弗洛伊德之死与警察无关
- 只一首诗虎踞龙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是谁
- 诗人赵世平,受聘为中国格律体新诗研究会创会会员
- 被“进化论”掩盖的事实(图)
- 红星新闻|朴元淳之死引发多米诺效应 恐加剧韩国名人自杀之风
- 八十年代其实是个掩盖过去的年代
- 黑从哪里来?漫谈古代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