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多因素可确保 我国粮价以稳为主

作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小麦、大米等粮食的价格变化备受关注 。上半年,疫情在国内外的反复导致小麦价格在国际上出现阶段性上涨 。疫情引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后期粮价走势有何影响?采访人员近日采访了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相关专家 。
“目前夏粮丰收在望,新粮逐渐上市,小麦市场价格已经基本平稳,预计后期将围绕最低收购价小幅波动,优质优价特征将会较去年明显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博士刘锐说 。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福平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稻谷持续丰产,供需总体宽松,大米价格基本稳定 。“随着国内政策性稻谷拍卖持续推进和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大米市场供给宽松,价格将下行回归至常年水平 。受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沙漠飞蝗和全球范围疫情暴发影响,3—4月,国际大米价格快速上涨,5月,随着越南等国宣布恢复大米出口,国际大米价格回落 。预计后期国内大米价格总体平稳,价格在最低收购价附近波动 。”
为何后市价格以稳为主?
刘锐分析,综合来看,随着今年小麦丰收可期,小麦产量和品质均表现较好,加之前期居民囤货透支后期消费,因此小麦市场价格将承压下行 。
【价格多因素可确保 我国粮价以稳为主】方福平指出,从生产看,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水稻面积有所调减,但单产稳步提高 。2020年,我国早稻种植面积7145万亩,扭转了连续7年的下滑势头,预计中晚稻面积也将稳中有增,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
从消费看,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消费者对肉蛋奶菜等副食品消费明显增加,对大米的直接摄入量有所减少,但是稻米作为中国人的重要口粮品种,年度间消费变化很小 。从库存看,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处于历史高位,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 。从政策看,国家从2004年开始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稳定了种粮积极性 。
采访人员 马爱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