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说说家风故事(特别策划·传红色基因 承优良家风)


人民网|说说家风故事(特别策划·传红色基因 承优良家风)图为牛犇近照 。本报采访人员 曹玲娟摄
人民网|说说家风故事(特别策划·传红色基因 承优良家风)图为卓嘎、央宗(左)近照 。本报采访人员 袁 泉摄
人民网|说说家风故事(特别策划·传红色基因 承优良家风)图为张定宇近照 。资料图片
人民网|说说家风故事(特别策划·传红色基因 承优良家风)图为吕思清近照 。资料图片
人民网|说说家风故事(特别策划·传红色基因 承优良家风)图为杜富佳 。冯相清摄
电影演员牛犇——
把好日子传下去
我今年85岁 , 今年6月 , 我入党整整两年 。 能在这个年纪入党 , 我很珍惜 。
我6岁就没了父母 , 跟着在电影厂开车的大哥生活 , 天天在片场里跑腿 。 当时剧组里有一名场记 , 跟我说你应该读书 , 还教我唱歌 , “小呀么小儿郎 , 背着书包上学堂……”后来我才知道 , 他是一名地下工作者 。
我从小没受太多教育 , 拍戏的剧本就是我的课本 。 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给我的烙印很深 , 告诉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我在戏里受到很多教育 , 比如《红色娘子军》里的洪常青 , 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投身革命 。 我敬佩的很多演员 , 比如赵丹、黄宗英、王文娟、白杨、刘琼、秦怡 , 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这些我身边鲜活的例子 , 都在教育着我 , 要跟着共产党走 , 一辈子不放弃 , 时刻要求进步 。
新中国成立前 , 吃不饱饭、流浪街头的人数不胜数 。 现在我们丰衣足食 , 共产党员不能忘了初心 , 要把好日子传下去 。
今年 ,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 我也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尽量在养老院里不出门 。 今天虽然不要求我们像革命先辈那样拿着刀、扛着枪战斗 , 但是好的传统依然要传承下去 , 要尽力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
(本报采访人员曹玲娟采访整理)
西藏卓嘎、央宗姐妹——
守护好幸福家园
我们的家乡是全国人口最少的乡——西藏隆子县玉麦乡 , 这里曾经只住着我们一家人 。 这里也是全国人均面积最大的乡 , 全乡面积达3644平方公里 。 我们的家训是“家是玉麦 , 国是中国” , 守护好建设好这片家园 。
玉麦乡离县城直线距离40公里 , 但要翻过两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 , 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或滚石滑坡阻断道路 , 根本无法通行 。
父亲常说 , “玉麦是国家的土地 , 我们一定要守好!”在父亲带领下 , 我们姐妹先后入党 , 放牧巡山 。 有一次 , 父亲买回红布和黄布 , 自己制作了国旗 。 父亲不仅将国旗挂在屋顶上 , 还带着去放牧 。 因为只要国旗在 , 家就在 , 我们脚下踩着故乡的土地 , 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
如今的玉麦乡 , 早已从“三人乡”发展到56户191人 , 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玉麦有了学校、卫生院、旅游民宿 , 柏油路修到村里 , 夏季放牧点都通了电 。
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是玉麦乡第一个大学生 , 从西藏大学毕业后 , 考上了玉麦乡的公务员 。 守边固边 , 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和创新 。 我们一定守护好国土 , 建设好玉麦 , 做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
(本报采访人员袁泉采访整理)
【人民网|说说家风故事(特别策划·传红色基因 承优良家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