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十三大“症状”凸显!还有得救吗?,美国“病得不轻”( 四 )


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尼科莱·佩特罗写了一本书《美国制裁成瘾》 , 他在其中讲到 , 要理解制裁在美国外交中的角色 , 最好的方式是将其理解为一种上瘾症 , 就像吸毒一样上瘾了 , 制裁也是 。 这是美国的经济优势、国际特殊地位以及军事实力决定的 。 强大的实力和特殊的国际地位给他养成了这个毛病 , 动不动就制裁其他国家 。
“美国病”的第十一个症状——嗜好动武 。
如果制裁还不过瘾 , 接下来就要动武了 。 据统计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 美国先后以各种理由对外出兵40多次 , 发动大大小小的战争近十场 , 其中阿富汗战争就是从2001年“9·11”事件以后发动战争一直打到今年 , 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 差不多20年 , 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越南战争都只有几年 , 但是一个伊拉克战争打了差不多19-20年 。 特别是伊拉克战争 , 当时美国绕过联合国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 理由就是伊拉克在发生规模杀伤性武器 , 而且说有证据 。 当时为了欺骗世界 , 小布什政府让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到联合国去发表演讲 , 拿个小瓶子 , 这个小瓶子里装了白色粉末说“这就是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 ”大家可能以为这是什么化学和生物武器的材料 , 实际上却是洗衣粉 。
美国竟然用这种方式来欺骗世界 , 伪造证据 , 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赤裸裸的军事入侵 , 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 , 直到今天 , 这个国家都没有从战争中恢复 。 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写过一篇文章 , 叫《美国对外政策的过分军事化》 , 其中讲了这样的话“华盛顿过于依赖军事工具 , 而严重忽视了非军事力量手段 。 ”连美国国防部长都认为美国对外政策过分军事化了 。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军事化倾向?首先是强大的军事实力 , 美国有句名言:“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 , 很多其他东西在你眼里就是钉子” , 动不动就要敲打几下 。 美国也是这样 , 有强大的军事机器 , 他觉得什么事情 , 外交手段、非军事手段搞不定我就动武 。
其次 , 是美国的军工利益集团 , 这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一个强大的军事利益集团 , 就是美国的军火商 , 美国的国防工业 , 美国的军队、五角大楼 , 甚至那些从事军事科技研究的部门、机构等等 , 他们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 。 这个利益集团认为只有美国把更多的钱投向军事 , 才能够给他们带来黄金万两 。 在上世纪50年代 ,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卸任发表的告别演说里讲 , 美国现在应该警惕正在出现的军工利益集团 , 因为他们会影响美国国家的政策 。 艾森豪威尔是军人 , 但是他看到了二战后美国出现的这样一个很危险的现象 。
美国对外政策的军事化倾向也和他冷战时期形成的国家安全机器有关系 。 冷战的时候 , 美国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安全机构 , 冷战结束以后 , 美国的外交基本上还是原来的国家安全体制在运作 。 美国还是用冷战的思维和方式处理后冷战时代的外交 。
再次 , 和美国国家性格中的暴力倾向有 。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性格 , 这个性格也会影响它的行为 。 美国的国家性格中有暴力倾向 , 从最早的移民到北美 , 然后开始扩张 , 奴役黑人 , 屠杀印第安人 , 发动和墨西哥的战争 , 在拉美的战争 , 二战以后的扩张 , 甚至包括美国国内枪支的暴力 , 这些都是美国国家性格中的暴力倾向 。
美国是个尚武的国家 , 滑稽的是 , 在美国西点军校 , 在礼堂里居然刻着中国古代孙子的一句名言:“不战而屈人之兵 , 善之善者也 。 ”其实把这句话放在西点军校放错了地方 , 因为美国真正相信的是“一战而屈人之兵 , 强之强者也 。 ”美国盎格鲁萨克逊文化崇尚的是强者 , 是尚武的传统 。 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动武是不得已的办法 , “不战而屈人之兵 , 善之善者也” , 这反映的是道德判断 , 不动武能够解决问题最好 。 但美国盎格鲁萨克逊文化讲究的不是道德判断 , 讲究的是利益判断 , 就是要证明自己的强大是最重要的 , 而证明自己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发动战争 ,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