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世界大学排名标准
大学排名是根据学校的各项科研与教学成果 , 对其学术成就和声望进行量化评价的过程 。 排名对大学的整体形象、科研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国际合作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 全球很多机构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大学进行排名 , 并产生了一系列社会和商业影响 。 由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夸夸雷利·西蒙兹(Quacquarelli Symonds , QS)发表的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 , 每年根据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文献引用数、国际化作为评分标准 , 对全球85个国家近千所大学进行分析排名 , 被称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大学排行榜之一 。 6月10日 , 该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 , 再次引发学术界对于世界大学排名及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探讨 。 采访人员就世界大学排名的起源、排名标准 , 以及如何优化世界排名等问题采访了有关学者 。
排名三巨头虽然大学排名是一种现代现象 , 但也有其历史渊源 。 大学排名的起源可追溯至1870年 , 当时美国联邦教育局的年度报告根据其掌握的数据信息对大学进行排名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与国际发展讲师米格尔·安东尼奥·林(Miguel Antonio Lim)介绍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排名的发展 。 早期的大学排名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推出的 , 但是该排名仅包括了美国的大学 , 并且主要基于一些调查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家发布世界大学排名的大学 。 2003年 ,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推出全球第一个世界大学排名 , 即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 当时排名的目的是寻找和设定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 , 并通过评分定位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位置 , 从而加快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 2004年 ,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 THE)和QS合作推出THE-QS世界大学排名 。 2010年 , 两者开始各自发表世界大学排名 。 以上三个组织被认为是世界大学排名的“三巨头” 。
因素权重不同有局限在大学质量的世界排名中 , 各个因素的权重略有不同 。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斯蒂芬·多布森(Stephen Dobson)在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QS世界大学排名特别关注学术声誉 , ARWU排名将期刊中的引用量视为研究水平的代表 , 而THE排名则在同行声誉、论文引用量和机构自我调查等因素中平均分配 。在林看来 , 世界大学排名“三巨头”都非常重视研究成果 , 它们使用各类指标来衡量研究水平 。 例如 , 重视论文引用和文献计量数据 , 以奖励论文引用量较高的大学 。 此外 , ARWU排名还将诸如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章等著名奖项作为衡量研究实力的重要指标 。 而对于THE和QS来说 , 声誉是一个重要指标 , 它们都使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学者)的调查来确定研究和教学质量 。 各类排名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 反映出受众略有不同 。 例如 , QS排名具有就业能力指标 , 这是学生非常看重的一个因素 。 林表示 , 目前对于各类世界大学排名方法也存在一些批评的声音 。 譬如 , 排名方法过于技术化 , 忽略了排名的社会影响力 。
多布森提到 , 很重要的一点是 , 世界大学排名系统使用的一般都是英语数据库 , 这些数据库不会自动获取非英语类期刊 。 因此 , 当一所大学必须用英语以外的语言进行研究和教学时 , 其排名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 这也降低了研究人员通过增加同行引用提升大学排名的机会 。重视隐形价值不同组织在排名时会仔细考量受众的需求 。 因此 , 在考虑高等教育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需求时 , 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社会变化作出的反应与改进 。 林举例 , THE排名制定了专门影响力排名 , 旨在根据大学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反应程度对大学进行排名 。 THE排名通过与大学领导者的不断对话 , 达成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这一共识 。 多布森认为 , 世界大学排名方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包容更多的研究人员使用非英语进行教学和论文发表 。随着全球大学排名竞争日益激烈 , 许多大学开始向专家寻求如何保持和提高排名的建议和方法 , 但是重点仍然聚焦在衡量一些可量化的产出指标上 。 多布森认为 , 这有可能使一些隐形的价值形式被掩盖 。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 , 突显了沟通和联系的价值 , 但在此次疫情的应对中 , 大学专家出现的频率比公关和社交媒体专家低得多 , 建议把此次疫情视为重建大学交流思想、教学和研究阵地的重要机遇 。更加重视思想交流多布森以巴格达的智慧之家为例 , 说明思想交流的力量 。 当时每天都有学者聚集在智慧之家 , 用多种语言进行翻译、讨论和写作 。 多布森认为 , 智慧之家是一所真正的艺术与科学学院 , 其价值不在于论文应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 , 或博士学位与学士学位的比率 , 而在于知识和思想的交流 。 通过回顾历史 , 人们应更加重视知识和思想交流的隐形价值与排名 , 这将成为值得全球所有大学努力的方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采访人员 王俊美
推荐阅读
- 张文宏:世界疫情高峰未到 控制或需两年
- 笑语千年|杭州女子离奇失踪,聊一聊世界上类似这样的离奇失踪事件
- 如何看待国科大季子越发表涉南京大屠杀不当言论
- 偷外卖名校生是悲惨世界的冉阿让?同情可能无意义
- 如何看待英国禁用华为后转投日本寻求合作发展5G?
- 这就是战争
- 推荐理性梳理与分析:战争在向我们走来了吗?
- 坏消息不断传来!唯一一个世界级好消息来自中国
- 怎么样看待郑强教授的127次掌声?
- 中年|海水可变“石油”?我国新技术受世界瞩目,这次我们紧攥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