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华说历史|西晋通过哪三步结束了三国乱世?谁在唱红脸、谁在唱白脸?
爱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 , 大概都有一个同感——刘关张去世 , 尤其是诸葛亮“秋风五丈原”之后 , 剩下的情节就远不如之前那么抓人心了 , 即使还有姜维的苦心维持、悲壮落幕 , 但那股子英雄豪杰并世而出的激情终究消减了许多 。 以至于篇末那首“纷纷世事无穷尽 , 天数茫茫不可逃 。 鼎足三分已成梦 , 后人凭吊空牢骚 。 ”也让人觉得意兴阑珊了 。
文章图片
其实 , 孙吴的江东政权历经百年 , 彼时天下虽已绝少名将 , 但西晋拿下东吴的过程也还是值得一说的 , 主要是“三步走”的战略加上“两面派”的手段 , 晋武帝就可以稳稳当当说出王司徒那句名言了:“明日阵前 , 老夫只消一席话 , 管教那人拱手来降” 。 “拱手来降”可能有点夸张 , 但十拿九稳是真的 。
第一步 , 晋文帝司马昭已经给晋武帝司马炎铺垫好了 , 那肯定是先把西蜀拿下 。 两国若互成犄角之势 , 那对抗北方政权就容易地多 , 拔掉一个 , 另一个就彻底陷入孤立 , 凭借国势可以直接碾压了 。 拿下西蜀的过程其实也挺曲折的 , 司马懿就征了好几回 , 也没征出什么结果 , 反而成就了诸葛亮“天下奇才”的大名 , 自己还落了几番羞辱 。 什么“死诸葛吓退生仲达”啦 , 什么被诸葛亮送来“巾帼妇人之饰”羞辱啦 。
文章图片
要说咱们这司马懿脸皮也是挺厚 , 给自己找回面子的工作做得还挺到位的 。 诸葛亮远来征战 , 想和司马懿搦战 , 司马懿坚壁不出老其气势 , 诸葛亮就送女人的衣服装扮去羞辱 , 司马懿感觉羞辱 , 决定出兵迎战 , 就向朝廷上奏疏请战 。 明帝不许 , 派使者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衡 。 后来 , 诸葛亮又来挑战 , 司马懿就要派兵出战 , 辛毗杖节站在军门口 , 司马懿这才停止 。 开始 , 姜维听说辛毗来了 , 就对诸葛亮说:“贼军肯定不会出战了 。 ”诸葛亮回答:“什么辛毗不辛毗的 , 他来与不来 , 司马懿都不会迎战 。 他之所以摆出一副要誓死决战的样子 , 其实是做给将士们看的 , 显示自己的武勇而已 。 辛毗来了 , 不过是给司马懿一个台阶下罢了 。 ”诸葛亮接着又说了句名言:“将在军 , 君命有所不受 , 苟能制吾 , 岂千里而请战邪!”可见 , 诸葛亮把司马懿研究的透透的 , 那点心里的小九九早就看穿了 。
然而 , 诸葛亮六出祁山 , 终究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 虽然司马懿大军拿诸葛亮没得整 , 但蜀汉小国寡民 , 毕竟耗不起 。 诸葛亮病逝之后 , 姜维苦心经营 , 也终究被司马昭派邓艾、钟会等人战败 , 蜀国还是难免灭亡的命运 。
蜀汉虽亡 , 江东仍在 , 司马昭去世之后 , 武帝司马炎接位并最终称帝 , 泰始、咸宁十余年间休养生息 , 但心中却仍时刻惦念着江东 。 咸宁年间 , 司马炎着手布置灭吴计划 。 凡成大事者 , 首在人才 , 司马炎相中了羊祜 , 任命其为征南大将军、荆州刺史 。
文章图片
也正是羊祜执行第二步计划 , 打下了平吴的政治和军事基础 。 虽然在其任内 , 羊祜并没有最终亲手平定 , 但他的功业也是不可抹杀的 。 羊祜去世两年后 , 孙吴被平定 , 群臣上寿祝贺皇帝 , 武帝司马炎流着眼泪动情地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 。 ”并专门命人写策文将平定之功告于羊祜之庙 , 你还别说 , 司马炎这一手还挺有人情味的 , 而且功成弗居 , 颇有境界 。
羊祜是唱红脸的 , 采取怀柔的政策 , 笼络东吴士人百姓官吏将士的心 , 用仁德使其有归附之心 。 比如历次作战中降服的俘虏 , 都听其自去 , 绝不奴隶役使 。 与吴人作战 , 从来不搞掩杀偷袭那一套 , 部下有献诡谲的计策 , 羊祜都打哈哈不予理会 。 出军经过吴地境内 , 割稻谷作粮食 , 都会按价用绢绸偿还 。 俘虏的世家大族子弟都好生送回江东 , 战斗中杀死的敌军将领都好生埋葬以礼待之 。 折服了吴人的心 , 连敌军首领陆抗得病 , 羊祜听说了都要送药过去医治 , 陆抗也就直接服用没有疑心 , 别人怀疑 , 陆抗还说:“羊祜岂是会下毒的人呢?”
推荐阅读
- 融睿历史|竟不如一位口吃的大臣,汉朝那些事18:在刘邦眼里戚夫人夜夜哭泣
- 星稀月暗|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
- 历史将军令|而是将人性看透了,为何郭嘉会算得那么准?他不是神
- 生活中的风尘|历史上的兰陵王与民间流传有何不同?其母何人?引来种种猜测
- 千谈历史|此人大喊: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他是谁?,听闻诸葛亮去世
- 夜光拖鞋1号|历史上的周瑜是雅量君子还是鸡肠小人?,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
- 哒哒萌|反被观音所阴,太上老君在平顶山阴猴子
- 送历史个救生圈|赵武灵王在此地饿死,后世皇帝对此地讳莫如深,秦始皇在此地驾崩
- 『历史揭秘』罗马奴隶主买来女奴隶后,如何对待她们,真实情况无法想象
- 谈古论今说历史|不是士兵问题,而是另有原因,宋朝打不过蒙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