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公丁|【伴公汀】“803刑警”讲述真实缉毒人生:赤手制服毒贩后,他看到一把上了膛的枪……( 二 )


在上海一个老式小区 , 来“拿货”的毒贩率先被民警控制 。 躲在屋内的毒贩 , 被重重包围 , 但始终不肯开门 。 “我们担心毒贩有武器 , 也担心他销毁毒品 。 ”就在同事准备强行破门的时候 , 尹延淋“砰——砰——”几拳 , 赤手打破了临过道的玻璃窗户 。 顾不上鲜血直流的伤口 , 他带头从破窗钻进屋内 , 跟同事们迅速将正在销毁毒品的嫌疑人压住制服 。 直到这时 , 脸色惨白的尹延淋才感到有些头晕 , 一看地上 , 拖出了长长一道血迹……
“当时就是屏着一口气 , 绝对不能松 。 ”尹延淋说 , 那起案子从发现线索 , 到逐步梳理出贩毒团伙的成员和交易方式 , 专案组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 投入大量精力 , 怎么能让所有的努力在最后一刻“不完美”呢?
博弈
与毒品犯罪的博弈 , 不仅需要强大的勇气 , 也需要耐心和智慧 。
去年6月 , 公安缉毒部门获取一条重要的涉毒犯罪线索:在2个发自东南亚某国、经上海中转后再运至境外第三国的邮包中 , 查获冰毒1.8千克 。 尹延淋随即带队会同闵行公安分局成立联合专案组 , 开展进一步侦查 。
“一开始接触这个案件 , 有些棘手 , 跟以往的情况很不同 。 ”尹延淋说 , 侦办毒品案件的惯常模式是“由人到案”——毒品案件没有报警人 , 缉毒民警首先要确定侦查对象 , 再从他们身上一点点挖掘犯罪行为 。 “这是一个动态对动态的侦查过程 , 没到最后抓捕的那一刻 , 案件就一直处在持续发展、不断变化之中 , 侦办工作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前功尽弃 。 ”
然而 , 这起案件没有侦查对象 , 犯罪团伙采取的是无现场、非接触的贩毒模式 , 摆在专案组面前的线索只有2个邮包 。 刑警出身的尹延淋开始了“由案到人”的侦查过程 。
这2个邮包是谁寄的 , 收件人是谁?然而 , 专案组侦查发现 , 这是一个网购邮包 , 寄件人没有留下有效信息 , 收件人的地址也在国外 。 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
更让专案组感到焦急的是 , 2019年6月23日至24日 , 又发现2批次共4个以同样手法藏匿毒品中转出境的邮包 , 查获毒品冰毒3.8千克 。 “这个团伙交易频次这么高 , 行径如此猖獗 , 必须要打掉 。 但那时我们还没找到方向 。 ”
为了找到突破口 , 尹延淋采取按图索骥的“笨办法”:在网上寻找邮包里的同款物品 , 再一一比对卖家信息……终于 , 经过几天地毯式的排查 , 一个信息高度匹配、有重大嫌疑的卖家出现在他眼前 。
从一条线索到一条证据 , 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 尹延淋和专案组同事们细致分析每一条线索 , 用了2个多月时间 , 逐步梳理出一条跨境贩毒网 。 “这个团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长期活动于境外 , 以网上支付等方式在境外购买毒品后利用国际邮包夹藏寄递 , 经上海中转后再转运至境外 , 以此逃避打击 。 ”
这个跨境贩毒团伙的成员 , 只在游戏软件中对话和联系 , 进一步增加了犯罪活动的隐蔽性 。
再狡猾的狐狸 , 也敌不过好猎手 。 掌握完整的证据链条 , 锁定全部团伙成员 , 全年8月13日 , 专案组成功将自境外回沪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沈某、张甲抓获 , 随后在本市抓获犯罪嫌疑人张乙、阎某、吴某、朱某 , 在江苏张家港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 。
近年来 , 合成毒品和新型毒品日渐成为主流 , 吸毒人员也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 。 “这些人大多通过网络来联络 , 采取快递、闪送等方式交易毒品 。 ”结合日常打击破案工作的经验 , 尹延淋十分关注毒品犯罪的新趋势 , 和同事们一起成功破获多起贩卖新型毒品案件 。
信念
“干缉毒的 , 关键就是‘认真’这两个字 。 ”尹延淋说 。 只有抱持坚定的信念 , 才能始终贯彻认真的做事态度 。
尹延淋第一次与毒贩正面接触 , 是他大学毕业进入公安机关后的第一个月 。 那天 , 队里要抓捕一个来自西北的贩毒团伙 , 同事老陈扮作买方与供货方接头 , 尹延淋作为老陈的“马仔” , 任务是在交易前给对方“验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