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见|年少不懂王家卫,读懂时已非少年


年少不懂王家卫 , 读懂时已非少年
01.王家卫的电影
王家卫的电影 , 只讲爱情 , 不掺杂念 , 没有柴米油盐 , 没有爱恨情仇 , 只有非花非雾的眷恋、氤氲真实的苦楚 。 主题大概就是九个字:“得不到 , 放不下 , 恨别离 , 怕寂寞” , 他把中国人特有的拧巴的爱情讲透了 。 电影里的颓丧、深爱、寂寞、呓语、烟酒无处不在 , 像极了热恋中突然失恋的人们 , 有点什么情绪又好像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 仿如空中虚无的手的姿势 。 不真实 , 但又真的存在 。
近期把王家卫电影全刷了一遍 , 年少时是真的看不懂 , 总以为他故弄玄虚、云里雾里、东拼西凑等等 , 现在再捋一遍 , 还真不是少年能看懂的 。 他的爱情电影是一张网 , 化繁为简把爱情食物链讲透了 , 30岁开始拍第一部港式电影 , 32岁拍第一部爱情电影 , 直到46岁《2046》基本封印了 。 确实适合中年人看 , 年轻人估计还深陷在网内不自知 , 30岁以后才能回过味来 。 注重逻辑的处女座必须先做张表 , 见下图:

可以看出 , 基本上2000年是个分水岭 , 40岁以前 , 王家卫还有许多热情、许多委屈、许多苦痛想倾泻 , 从《阿飞正传》到《春光乍泄》 , 全部集中在情爱这一个点上力透纸背 。 自42岁《花样年华》以后 , 似乎也是人到中年 , 看透了、放下了、念叨够了 , 开始品味回忆 , 抽丝剥茧把好的片段留存下来 , 不问是非、不在乎结局 。
02.导演和演员的默契
周一见|年少不懂王家卫,读懂时已非少年
本文插图

王家卫的电影太细、太柔、太温暖又生疼了 , 果然是巨蟹座 。 他的电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齐全 , 尤其是演员的感觉 。 王家卫、梁朝伟 , 两只巨蟹彼此成就 , 张国荣、张曼玉两个处女座默默演绎 , 这三个演员构成了王家卫式电影最基本的feeling 。 刘嘉玲、莫文蔚这样的射手座、双子座出来蹦跶两下 , 王菲式神经质的升华 , 天秤座金城武不温不火的配音 , 满满日系高级感 , 确实都很符合王家卫电影角色的需求 。
可惜20多年前人们的欣赏点不在这样静默压抑又冲突的爱情片里 , 90年代也没有盛产这么多无处安放的大龄文艺青年 。 但他把爱情的本质说透了 , 不管背景是什么年代 , 再看都不过时 。
03.配乐、摄影、和旁白等
都说用旁白的电影会大打折扣 , 但王家卫的电影必须用旁白才能把导演编剧(即王家卫一人)想表达的东西摆出来 , 有些感觉无法靠台词、眼神、动作传达 , 会有偏差 , 只能一字字说清楚才行 。 王家卫电影里的经典旁白台词太多 , 不一一举例 , 还是亲自去融入影片看吧 。 安排旁白会更有代入感 , 仿佛观众随主角一起去做了个梦 , 梦里回到电影里再次亲历过去 。
好的导演不一定非要涉足甚广 , 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做到顶级足矣 , 所以必须要有契合度极高的配套班底 , 摄影杜可风、浓烈悠扬的配乐 , 都是和王家卫一体化的标签 , 可以说没有摄影 , 《堕落天使》会如何呈现 , 无法想象 。
【周一见|年少不懂王家卫,读懂时已非少年】其实演员也是标签的一部分 , 比如《堕落天使》里 , 黎明、李嘉欣、莫文蔚演的不是不卖力 , 但就是感觉少点什么 , 所以契合度很重要 , 天赋也很重要 。 虽然本人一直最爱女神林青霞 , 演技也没得说 , 但不得不说 , 她不适合演王家卫的电影 , 太泠冽、清晰 , 敢爱敢恨、快意恩仇的《东方不败》、《天山童姥》是她的菜 , 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王家卫风 , 不是她的菜 。 甚至张曼玉的契合度也不高 , 2000年以后的《花样年华》没问题 , 因为在呈现结果 , 而非拉开过程;《东邪西毒》里的客串没问题 , 因为是一闪而过的片断 , 而非渗透的过程 。 张曼玉太明朗 , 不适合压抑的角色 , 更适合《甜蜜蜜》、《青蛇》里的恣意爆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