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论|为何形成弃儒就贾之风?儒生的想法发生哪些改变?,明朝重农抑商( 二 )


通史论|为何形成弃儒就贾之风?儒生的想法发生哪些改变?,明朝重农抑商
文章图片
明朝的理学家李贽能够说出这种理论 , 虽然说和他本人出身于商贾之家 , 由贾入仕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 那明朝集心学大成者的阳明先生说的这一句话则就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于商贾行业态度的转变 。
在《传习录拾遗》中 , 阳明先生是这样说的:“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 , 其尽心焉 , 一也 。 士以修治 , 农以具养 , 工以利器 , 商以通货 。 ……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 。 ”“虽经日作买卖 , 不害其为圣为贤 。 ”
士农工商作为四种不同的行业 , 各有各自的用处 , 实在不用分一个高低贵贱 , 但奈何封建时期的很多统治者们为了能够稳定自己的统治 , 非要压制从事商业活动的人 。
实际上 , 即便有些人的身份是商人 , 却也不耽误他们成为一个圣贤而又有道德的人 。 阳明先生说的这句话 , 算是站在一个非常客观的角度了 。
行业有不同 , 无需分贵贱 。 即便是在今天 , 这个理论也是现在获得大家普遍认同的 。
只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 , 奉养父母养育孩子 , 这就值得被人尊敬 。 幸而对于商贾来说 , 这种尊敬虽然迟到 , 但是并并未缺席 。
通史论|为何形成弃儒就贾之风?儒生的想法发生哪些改变?,明朝重农抑商
文章图片
谁说商人社会地位依旧低下?不断有商人子弟通过科举入仕 , 就是商人社会地位上升的铁打证据
明朝时 , 有钱的商人甚至可以捐官 , 或者商人子弟能够参加科举 , 这放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 不过在明朝的时候 , 这种事情却是真实存在的 。 据《松窗梦语》记载:“毅菴祖家道中微 , 以酤酒为业...乃白金一锭也 。 因罢酤酒业 , 购机一张 , 织诸色纻币 , 备极精工...积两旬 , 复增一机 , 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 。 后四祖继业 , 各富至数万金 。 ”
《松窗梦语》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进士张翰所著的一本书 , 其中就记载了他自己家族的过去 。 他们家祖上几代都是行商的 , 经历一段时间的奋斗 , 最后积累下来了不少的家财 。
有了钱财 , 商贾之家的子弟就有了更好的物质保障 , 加上中晚期的明朝在这方面把控并不严格 , 以及人们对商人看法的改变 , 使得商人子弟也有了参加科举的机会 。
商人虽然说很能挣钱 , 但是其实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摆脱商人的身份 , 毕竟士农工商的阶层观念依旧还是对他们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
所以 , 明朝很多商人非常看重孩子的教育 。 《太学生约之翁君墓表》记载明朝有一户富商家“其子弟多读书 , 好行其德 , 有闻于时” 。
由此可见 , 在当时由贾入仕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事情 , 并且有越来越多商人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 。
通史论|为何形成弃儒就贾之风?儒生的想法发生哪些改变?,明朝重农抑商
文章图片
总结:
以上种种表现 , 使得明朝的部分儒士对商贾这个行业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 儒士对商人的看法产生变化之后 , 明朝形成弃儒就贾的风俗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
虽然说当时人们产生了弃儒就贾的风俗 , 可前提是在身份上的转变是先由“儒”再到“贾” 。
也就是说 , 商人子弟一般会选择先依靠家中祖上从商积累的钱财 , 来为自己谋一个官身 , 或者鼓励子孙后代努力读书 , 摆脱商人的身份 。 这个根源还是因为当时的人皆认为通过科举考试入仕才是王道 。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 尽管人们对于商人的看法逐渐改变 , 开始意识到商人的社会价值 , 但是这远远还不够 , 几千年士农工商排位思想已经深刻融入进他们的骨髓 。
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 , 这也算是一种突破 , 因为明朝弃儒就贾之风的形成 , 其实也变相说明当时对商业的抑制措施开始逐渐放松了 。
参考资料:
《焚书》
《松窗梦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