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饭|西方有莎士比亚,中国有汤显祖( 二 )


四部剧里 , 《哈姆雷特》可以称为剧中之王 。 由《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不下20部 , 其中包括迪士尼的《狮子王》 , 冯小刚的《夜宴》 。
3、1608年到1613年 , 莎士比亚的创作进入第三阶段 , 共写了四部悲喜剧 。
1608~1612年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 ,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 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 。
四部悲喜剧分别是《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
这四部剧 , 主要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 。 可以看出 , 44岁-50岁的莎士比亚 , 想回家了 。
这四部剧我们可能都不太熟悉 , 但我们一定听过一句话 , “凡是过往 , 皆为序章 。 ”就是出自《暴风雨》 。
在这几部剧中 , 还出现了大量的精灵鬼怪、魔法巫术 。
英国能出现《哈利波特》这样的作品 , 是有历史传统的 。
1613年 , 莎士比亚年近50 , 他离开了喧闹的伦敦和繁忙的剧团 , 回到老家安度晚年 。
1616年4月23日 , 莎士比亚演完了人生舞台上的最后一幕 。
巧合的是 , 同年 , 有一位伟大的中国剧作家和莎士比亚在一年去世 , 他就是汤显祖 , 比莎士比亚大16岁 。
二、西方有莎士比亚 , 中国有汤显祖
戏剧界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大人物:西方有莎士比亚 , 中国有汤显祖 。
私生饭|西方有莎士比亚,中国有汤显祖
本文插图
当伦敦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上演《仲夏夜之梦》时 , 临川玉茗堂的戏台上 , 《牡丹亭》的剧幕也缓缓拉起 , 两个戏剧 , 同样惊艳了时代 , 也注定了西方戏剧之父和中国戏剧之祖8800公里的心有灵犀 。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成 , 莎士比亚于1616年在英国小镇斯特拉福逝世 。
而同年 , 相隔万里的东方 , 汤显祖则是在江西临川去世 , 两位艺术巨擘的先后离世 , 相距不过百日 。 也许 , 这真的是历史奇观吧 。
“东西曲坛伟人 , 同出其时 , 亦一奇也” 。 早在1930年 , 日本戏曲史家青木正儿在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中 , 就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
我们再重新认识一下汤显祖 。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 , 江西临川人 ,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
因为仕途不顺 , 1596年 , 汤显祖愤而弃官归里 , 逐渐打消仕进之念 , 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
汤显祖戏剧作品《牡丹亭》(《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 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 , 其中《牡丹亭》我们最为熟悉 。

杜丽娘小姐对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 , 伤情而死 。 杜丽娘死后化为魂魄继续追求柳梦梅 , 人鬼情未了 。 最后 , 杜丽娘起死回生 , 与柳梦梅终成眷属 。 剧本里最著名的几句台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良辰美景奈何天 ,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 则为你如花美眷 , 似水流年 。 ”
在《牡丹亭》之前 , 中国最具影响的爱情题材戏剧作品是《西厢记》 。 而“《牡丹亭》梦一出 , 家传户诵 , 几令《西厢》减价” 。
据说 , 《牡丹亭》问世时 , 那盛况空前的演出 , 达到了“京华满城说《惊梦》”的风靡程度 , 这绝不亚于莎翁那经典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 在少女巷的寰球剧场演出成功的盛况 。
伦敦的观众不会忘记莎士比亚戏剧中著名角色 , 那个被捉弄的糊涂情人福斯托夫 , 当他一出场 , 整个舞台都被掌声震得晃动起来 。
而汤显祖《牡丹亭》剧中的杜丽娘 , 魂兮归来 , 风情万种地唱起“良辰美景奈何天”时 , 从江南直到全国的观众怎么也无法忘掉这喟叹 , 有多少有情人为之垂泪 , 又有多少钟情女为之肠断 。
三、同途异运两文豪
1、命运转折之年
翻开历史的年谱 , 对于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来说 , 万历24年 , 也就是1596年 , 是一个悲欣交集的命运转折之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