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职场教科书

阴差阳错在韩国职场工作若干年 , 14年的时候知道这部剧非常火 , 当时的同事们都特别有共鸣 , 不记得为什么没有看下去 , 直到今年因为疫情在家宅着 , 翻出了以前的‘想看’名单 , 发现了这部尘封在角落的宝藏 , 简直就是我8年职场的缩影 。 作为豆瓣小透明 , 突然想写点儿什么 , 怕自己终于有一天会忘了这几年的故事 。剧里只重点讲了格莱职场的前两年而已 , 相信我 , 作为电视剧 , 节奏可能极慢 , 写生活 , 这部剧至少写了5年的故事 。 没有在中国的本土企业工作过 , 不知道只有中国人的职场是什么样子的 , 但是韩企 , 我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 , 哪怕是管中窥豹 , 应该多少也是有些发言权的 。里面的几个实习生遇见的故事 , 都是比较典型的问题 , 几个配角的故事也提到了很全面的职场中一些潜规则的小故事 , 作为TVN创社纪念特辑的作品 , 真的已经相当走心了 。格莱是降落伞 , 也就是中国俗称走后门 。 中国一直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 , 还没有到就业难的程度 , 而韩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因为就业难发生学生休学打工只为了拖延毕业的时间的情况了 。 甚至不惜重金留学 , 考各种证书 , 双修外语等等 , 韩国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相比国内要大好几个等级 , 而教育成本又居高不下 , 举个例子 , 国内的教科室可能几十块钱贵的一百多就能买下来 , 韩国的要三四百一本书 , 贵到有的学生宁可去复印教材 , 以免去昂贵的书本费 。 这个可能在那部sky的电视剧中有出现过 , 平民的教育要举全家之力去抗 , 更何况课外辅导班更是贵到离谱 , 大学的学费也比国内贵出至少一倍 。以前学生时期吐槽中国这个中国那个 , 现在想想 , 真是幼稚 , 生在中国 , 就比很多人接下来的人生路走easy模式了 。有几个天资不错的实习生 , 刚入职场就要展现自己的才能 , 被直属主管批评 , 基本功都不扎实 , 不要试图越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去做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 还好高骛远 。想当年 , 年轻气盛 , 我也是曾经出言不逊过 , 觉得自己要上天了 , 后来才知道什么叫基本功不扎实 , 连Excel表格的格式都弄不好 , ppt字体大小都调不齐就想写花了呼哨的报告来的 。 真是笑死了 。是的 , 这些都是在我身上真实的发生过的 , 并没有要教育小朋友的意思 , 只是好想写封信给当年的自己 , 过来人之所以是过来人 , 是因为他们见过做过经历过 , 永远都要相信走在你前面的人 , 一定遇见过你当下遇见的问题 , 虽然不是所有前辈都能把这条路走明白 , 但总一定会知道 , 哪些一定错误的方式 。 但再一想 , 不经历 , 可能也永远都不会知道是这样的 , 矛盾吗?对 , 看完这部剧我也不敢保证穿越回去就一定能比当时做的更好 , 对 , 所以这是一部治愈青春的剧 , 也不用后悔 , 以后的路还长 , 至少现在我看到了 , 理解了 , 也能想到了 。有些故事却会有不同的见解 , 比如打死也不能接受你的同事 , 或者打死你你也无法接受的同事 , 剧里有个小朋友用自己妥协的方式最后换来了理解 , 我曾经也试图用妥协解决问题过 , 后来发现无济于事 , 所以剧里的可能性也不是100%的 , 我用同样的方式没有换来好的结果 , 所以复制别人的办法 , 或者你想到的某一种办法没有用的时候 , 再换一种就好了 , 不要自责 , 不要后悔 , 也不要纠结 , 不行 , 就换 。 没什么大不了的 , 有些理解注定换不来 , 有些理解换来了 , 你会发现 , 其实没什么意义 。剧中的吴科长 , 后来升职的吴次长的三观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类型 , 原则一定要遵守自己的 , 为自己打破原则不是不可取 , 有些原则坚决不能打破就请坚持到底 , 就算失去了一切 , 至少无愧于自己 , 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 , 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可爱 , 每一种类型的问题生活中真的都会遇到 , 包括政治 , 人事 , 工作 , 原则 , 甚至爱情 。 这部剧不是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的那种教科书 , 恰恰是告诉你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 , 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 交给你你的不是单一的方法 , 而是让你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的方法 。写的很多都很虚 , 如果有空我再慢慢补充一些真实的职场故事 , 趁着自己还没忘记 , 用文字来留住自己的记忆 。身仍在职场 , 相比初入职场已经有了自己的原则和自己的方法 , 也许14年没看下去这部剧恰恰是因为太瞧得起自己了 , 觉得格莱怎么那么窝囊其他的孩子怎么那么笨 , 现在想想不就是当年的自己太张狂看不进去么 , 能看懂这部剧的时候这部剧已经没有用了 。韩国有本书就是这样的 , 因为痛所以是青春 , 而书里的故事你都能看懂的时候 , 你却不青春了 。真是讽刺啊 。 哈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