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人类简史》的作者曾说过:这是一个追求力量 , 放弃意义的时代 , 意义开始变得模糊 。
关于本片的绝大多数讨论其实跟电影本身没什么关系 。
这是导演刘若英注定因其明星身份 , 在开拍之前就被赋予的一种属性 。 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进影院看奶茶情感、猜测八卦或多或少的某种期待的外延 。
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文章图片
最早的爆款记忆里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 , 最早在内地的爆款 , 还要追溯到2011年的《失恋33天》 , 这部以失恋之名其实讲“闺蜜终成眷属”的电影一下子成为了当年的票房黑马 。 到现在2020年 , 几年过去了 , 观众整体来说还是有成长 。
“爆款”往往出于观众对爱情题材强烈的共鸣需求 , 这是一个客观现实 。 这个需求强烈到甚至无关是不是一个电影、是不是一个好电影 , 只要你满足这个需求 , 观众就会去影院贡献他的票房 。
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文章图片
一些影评人拼命想告诉观众该如何赏析电影 , 这未免要求过高 。 观众首先想要的是一种感动 , 这并不过分 。 而创作者要提供的就是首先让观众觉得符合这个标准的产品 , 其他再谈不迟 。
国产类型片还在摸索的阶段 , 太多艺术家拍电影是给未来的观众看的 , 当下的观众饿着 。
一个成熟的市场 , 像《后来的我们》这样题材和形式的作品 , 应该一两年就有一个集体共鸣出现才对 , 可惜我们很罕见 , 因为认真拍的人不多 。 偶尔还有一些奇怪的走向 , 让观众爱不起来 , 比如《摆渡人》 。
《后来的我们》的低姿态《后来的我们》在这个角度是成立的 , 乃至被吐槽的很多点 , 或多或少都是它冲着这一题材和类型所做的努力 , 只是导演的追求和风格或多或少也有其难以厘清的小文艺属性 , 而偏难能可贵是这个无意于矫情 , 反而是一种低姿态 。
聊到“低姿态” , 不妨拿《前任3》来做个比较 。 后者是影评人普遍感觉不怎么样的电影 , 却用吃芒果过敏和大话西游的老哏以及朋友圈微信私密小技巧这种噱头赢得了极高票房 。
正是因为主创们在这个系列中相对没什么情感困扰 , 只是专注地研究都市男女的情爱套路 , 人们愿意看到自己的生活 , 并且是经过美化和夸饰的 。 所以“前任”系列就成功了 。 然而 , 这种迎合观众的“低姿态”和《后来的我们》还是有所不同 。
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文章图片
不同之处在于“初心”二字 。 《前任3》这种电影先天解决不了它的虚假感 。 片中的男女主角 , 经济来源成了一个完全无关的话题 , 只能操心某种相对空洞的悲伤 。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 , 我们真的孤独离不开人 , 迫切希望抓住亲密的同时又不想被拖累 。
我们如此矛盾 , 电影只需在某刻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值得匹配这样的悲伤就可打动人心 。 《前任2》通过娴熟的技术满足了观众 , 这大体只是一个不愿意面对自我的过程 , 哭得再惨讲的依旧是自身不曾改变之下 , 渴望下一次有一份好运气罢了 。
《后来的我们》完全不同 , 同样是低姿态 , 导演还是试图通过打乱时空、不断交代细节来尝试呈现男女主角分手的全过程 。
不再加入外界的第三者冲突 , 而是单纯地聊这么一个角度:性格不合 , 无法理解真的会分手吗?分手了以后真的会撕心裂肺地疼吗?再见面的时候真的能做到互相和解 , 各走各路吗?
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文章图片
这其实是真实的恋爱中会反复遇到的问题 , 深爱过的人会懂 。 每一个问题 , 抛开现实的计算 , 都需要你拼尽力气面对自我才能答出一个艰难的答案 。 每一个都指涉着应对自己的不堪难舍纠结疼痛 。 所以导演其实还是在低姿态地讲一个普世困境下的故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