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人|道德史观的反思——由琦善卖国所见

今天给大家推荐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 。
如果鸦片战争搬上京剧的舞台 , 琦善必定是个大白脸 , 勾结英人 , 卖国求荣 , 而林则徐必定正气凛然 , 虎门销烟 , 整军备战 , 整个民族同仇敌忾 , 共同抗敌 , 终究卖国奸臣蛊惑君王 , 忠臣被害 , 屈辱求和 , 丧权辱国 。 但历史不是戏剧 , 可我们往往用看戏剧的方式去理解复杂的历史 , 将人物脸谱化 , 将历史简单化 , 将评判道德化 。
地下室人|道德史观的反思——由琦善卖国所见
文章图片
不平等条约
琦善卖国说从产生至今 , 流传近两百年 , 长盛不衰 , 至今我们谈到琦善必定会在其后加上卖国两个字 。 琦善当真卖国了吗?据茅海建先生考证 , 琦善卖国说难以成立 , 茅海建先生已经有详细的考证与论述 , 这里不再多说 , 有兴趣的可以去读一下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 。 但其实琦善是否真的卖国对于人们已经不重要了 , 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替罪羊 , 而琦善就是最佳人选 , 足以担得起这个罪名 。 道光皇帝需要琦善卖国 , 以显示鸦片战争失败全都是因为这卖国奸臣作乱 , 皇帝原本耳聪目明 , 神武睿智 , 只因为奸臣蒙蔽 。 士大夫和民众也需要琦善卖国 , 正因奸臣琦善里通外国 , 摒弃忠臣 , 导致我大军接连失败 , 若是忠臣林则徐统率大军进剿 , 定能将那些桀骜不驯的蛮夷杀个片甲不留 , 片帆不得归海 。 对于时人来说 , 鸦片战争反而证明了中国天朝制度的正确性 , 皇帝的英明神武 , 坏就坏在一部分奸臣没有照此办理 , 里通外国 , 残害忠臣 。 那些没有找到也不愿去找到中国真正失败原因的人 , 便让某些人成为奸臣 , 来承担本应由天朝体制、皇帝和当时所有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
地下室人|道德史观的反思——由琦善卖国所见
文章图片
林则徐
这种奸臣模式是中国的传统方法 , 屡屡为官僚士绅用来解释他们不能也不愿解释的历史事实 , 以掩护君主 , 掩护道统 。 这种模式经过长期宣教 , 成为民众最容易接受的历史分析方法 , 长盛不衰 , 至今依然如此 。
【地下室人|道德史观的反思——由琦善卖国所见】茅海建先生在研究鸦片战争时 , 根据大量的史料 , 从清朝的军事力量、政治思想状态、中英双方实力对比等多个方面研究 , 得出一个结论:清朝迎战必败 。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战争尚未爆发之时与英国签订一个损失相对小的条约 , 正如琦善之所为 。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外来入侵时 , 当我们的抵抗必然要失败时 , 抵抗该不该继续?这个问题可以从道德和政治两个层面来思考 。 从道德层面上考虑 , 答案是肯定的 , 在道德评判里国家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 即使武力反抗只是徒然 , 即使我们流光所有的鲜血 , 也依旧改变不了结局 , 这一切也是值得的 。 如果从政治的层面上看 , 一个明智负责任的政治家可以选择一种更为有力的策略 , 以减少对我国家民族的伤害 。 这种行为不能纯以爱国与卖国来衡量 , 不能以道德史观来评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