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见|尼古拉斯只拍了两部电影,每部都是经典,说尽了婚姻的一地鸡毛


很多人知道尼古拉斯·贝多斯其人 , 大概是因为他从演员转型导演的处女作《阿德尔曼夫妇》(2017年上映) 。
周一见|尼古拉斯只拍了两部电影,每部都是经典,说尽了婚姻的一地鸡毛
本文插图
【周一见|尼古拉斯只拍了两部电影,每部都是经典,说尽了婚姻的一地鸡毛】
法国的爱情电影 , 深受其浪漫主义传统影响 , 相比其他国家的爱情文学更显细腻温馨 。
当然 , 细腻温馨并不代表着他们所获得的幸福就会更多一些 , 谈的恋爱就会更甜一些 , 在从爱情到婚姻的过程中 , 他们也同样经历着世界上每一对恋人所会经历的爱恨痴缠 。
不同的是 , 浪漫多情的法国人对待这个变化过程中的落差的处理方式 , 也显得更加细腻勇敢 , 体现在文学电影作品中则更加直观 。 可以说 , 至少就在电影中来说 , 法国人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态度则更加勇敢 , 不同于其他国家刻意对相识—相爱这一过程的浓墨重彩展现 , 他们更喜欢将视角投诸相爱—相伴这一过程 , 用细腻的笔触和情感呈现来探讨一个终极命题:
从爱情走到婚姻这条路 , 本不该让自己变得满腔怨愤 , 而是应该让自己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 。
尼古拉斯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 并在自己的作品中不遗余力地试图告诉观众们这一点 。
如果说处女作《阿德尔曼夫妇》是一次揭开婚姻的不堪的大胆尝试的话 , 时隔两年 , 在《美好年代》中 , 导演关于这种情感的破裂的叙述则更加顺畅 , 甚至分出了很大篇幅去探究为何这种亲密关系会走向破裂 , 并借助电影中的人物来给观众提供了一条走出困局的思路 。
周一见|尼古拉斯只拍了两部电影,每部都是经典,说尽了婚姻的一地鸡毛
本文插图

不存在的“0瑕疵”亲密关系:激情淡去的失落 , 常让我们对眼前人觉得不耐烦
生活中我们最常听说的话之一 , 不外乎争吵时伴侣声嘶力竭地对我们说:“我受够你了!你怎么会变成这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 , 当初坠入爱河时的激情褪去 , 因为追求爱情而被我们刻意忽略的对方的缺点一一浮现 , 甚至到了让我们难以忍受的地步 , 我们这才惊觉:
原来早在最初 , 对方就没有那么完美 , 自己也没有那么爱ta! 在《阿德尔曼夫妇》中 , 莎拉对潦倒却心怀作家梦的维克托一往情深 , 她为他忧郁的气质而着迷 , 他为她对自己的深爱而动容;
在《美好年代》中 , 性格热烈有趣的玛丽安跟画家维多在酒吧相遇 , 在灯火迷离中 , 她为他沉稳的气质和眼中的惊艳所着迷 , 他为她洒脱的性格和美艳的外貌所倾倒 。
可惜所有的相遇和相爱 , 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走到了一个结局:当两人走到了一起后却发现 , 之前自己过多关注的对方的优点背后 , 其实藏着更多让自己无法忍受的缺点 , 而长达数十年的婚姻生活更是成为了软刀的 , 一点一点将曾经的美好回忆割裂得粉碎 。
周一见|尼古拉斯只拍了两部电影,每部都是经典,说尽了婚姻的一地鸡毛
本文插图

性格太过懦弱、领带从来不好好打、甚至连日渐凸起的肚子都成了让人心烦意乱的原因 。 于是他们动辄争吵甚至彼此仇视 , 萨拉在丈夫的葬礼上也表现得无动于衷 , 玛丽安将丈夫赶出家门后迅速与他人同居 , 电影中的两组家庭硝烟弥漫 , 那些才能最亲密变成最仇恨的人的巨大转折差点让我们产生恐婚心理 。
到底是谁杀死了他们的爱情?
罗曼蒂克消亡史:从浓情蜜意到相见两厌 , 实则是自我需求的不再被满足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 , 人类的需求按阶段从低到高划分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 而爱与归属感的需求 , 则主要体现在一个人总是渴望被爱、渴望拥有家庭得到归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