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他终究把世界让给了自己所鄙视的人

文|江湖西子“不要把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 。 ”——印象只一直记得有个名人说了这么一句话 。上网一查 , 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处 。但引用这句话作文章的人却是数量惊人 。于是也就顺带着浏览了部分这些文章 , 每个写作者都无不讲述了一自己亲历的“把世界让给自己鄙视的人”故事 , 且表示出无比的感叹或悔意 。在笔者看来 , 这些所谓“把世界让给自己鄙视的人”的故事 , 固然令人遗憾 , 但却难免有小题大做之感——不过就要么是说由于自己的忍让把一个本应属于自己的工作让一个人品极差的人给抢走;或是由于自己的善良或胆怯而让另一个工于心计的情敌以不耻的手段抢走了自己深爱的人 。 如此等等 。有史以来 , 真正配得上说“把世界让给自己所鄙视的人” 这句话的 , 也许只有两个人:一个叫李耳 , 一个叫庄周 。想那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 , 智者辈出 , 百家争鸣 , 形成了至今也无法超越的思想高度之峰 。在这如云的上古之智者中 , 这是两位唯有的以无人能及的高度与广度看清这世界的人 。如果说 , 世界只能感知能够触动他们感官的东西 , 他们则能看到那些许多众人可能连想象都不能及之处 。后来 , 人们把他们所见所说称为“虚无” 。而他们的智慧又岂是“虚无”二字可言!只不过是因世人浅陋短见罢了 。先说这个叫老子的吧 。这无边无际 , 无始无终的浩瀚宇宙 , 世人只见虚无 , 而他却看到了一种叫“道”的东西 。他能见世人之不能见 。 看到了“大道至简”、“天道不争”、“上善若水” 。他懂治国 , “治国若烹小鲜”、“民不畏威 , 而大威至”、“民不威死 , 奈何以死惧之” 。他也懂世道人心 。 “信言不美 , 美言不信”、“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大笑之 。他更是看到世乱的根源 。 “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 。他给世人留下五千言 , 希望世人用它治世 。而他自己却从未想过要亲自治理天下 。身为周朝小小史官 , 只因丢失周王室典籍而受失职之责 , 便辞职归隐 , 且远离故土 , 不知所踪 。也许是他对这人世间纷争实在是厌倦与不屑 , 所以他不想多说什么 。 铺盖一收拾 , 倒骑着毛驴 , 便往函谷关而去 。 若非为了过关 , 恐怕也是不会还多此一举给世人留下什么《道德经》的 。于是 , 就这样 , 他把这纷乱的世界 , 任由世人去争夺 , 从春秋到战国 , 再到如今 。再说说庄周吧 。他是老子的学生 , 但却生于老子一两百多年之后 。此时世间已由春秋到了战国 。战国 , 群雄争霸 , 世乱如麻 。 正需治国之道 , 济世之才 。按理 , 身为老子之门徒 , 庄周当拿起老师的治国圣经《道德经》 , 游走诸侯 , 宣扬“治大国若烹小鲜”、“垂拱而治”之道 , 弃兵马 , 藏舟辑 , 建立“小国寡民”之乌托邦 。而他却似乎比老子更加的不屑于世 。 冷眼看着这世人“窃钩者诛 , 窃国者侯” , 胜者为王 , 败者为寇 。 做井底之蛙或夏蝉秋虫;干螳臂当车 , 蚍蜉撼大树之事 。他唯一乐于做的 , 就是梦蝶、化鹏 , 御风而行;时而南海 , 时而北螟;时而游于何无有之乡 , 时而立于貌射姑之山 。他几乎鄙视着俗世中的一切 , 尤其是那些蝇营狗苟之辈 , 沽名钓誉之徒 。他痛斥他们 , 讥讽他们 , 然后扬长而去 。于是就这样 , 把整个世界轻易就都给了他所鄙视不屑的人 。于是 , 我不由要怀疑 , 这身为智者的老庄 , 真的值得称道么?而我更怀疑 , 一直以来 , 称道老子或庄周的人 , 不过是别有用心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