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无法中立的台积电,只能与华为渐行渐远( 二 )


“如果台积电只是交换到了维持供应美国军方半导体的生意 , 或是美方对于台积电现有美国子公司以及新厂的补助 , 就不算是什么好的条件交换 。 ”Matt Bryson 说 。
不想失去华为的台积电
去年 , 作为公司的第二大客户 , 华为为台积电贡献了1528.76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64亿元)的营收 , 年增逾八成 , 占总营收比重增加6个百分点至14% 。 台积电当然不想失去这个客户 。
今年5月下旬 , 台积电加大了对美国政府的游说力度 。 它雇佣了前美国商会执行官尼古拉斯·蒙泰拉(Nicholas Montella)担任政府关系总监 。 据彭博社报道 , 蒙泰拉将游说华盛顿 , 以帮助台积电避免中美关系恶化对其业务的影响 。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赛跑 。
去年 , 因为预判了美国的芯片断供危机 , 华为提前采购了最多够用1.5至2年的美国半导体厂商的尖端产品库存 , 其中包含美国厂商赛灵思和英特尔的尖端产品 。
据华为的年度报告 , 截至2019年底 , 公司已经储备了价值235亿美元的成品、零部件和原材料 ,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75% 。 但这只能解一时之渴 。 功能更强的升级款芯片已在生产之中 , 而华为采购的库存却没办法获得升级 。
利用管制生效前的120天缓冲期 , 华为又紧急对台积电追加了7亿美元订单 , 产品涵盖5纳米及7纳米制程 。 其中 , 5纳米主要是手机芯片 , 7纳米强化版则是5G 基站芯片 。
但是目前看来还没有任何好消息 。 6月9日的股东大会上 , 刘德音说 , 希望不要失去华为海思订单 , 但同时他安抚股东 , “假如真的失去了 , 相信台积电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补上该空缺 。 ”
包括苹果、高通、联发科、超微等在内的美国公司已向台积电大幅追加第四季度的7nm 订单 , 似是有望堵上华为空出来的缺口 。
到目前为止 , 台积电也不打算改变2020财年的设备投资和营收目标 , 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成 , 设备投资达150-160亿美元 , 意味着该公司有信心通过美国市场来弥补华为需求的缺失 。
而华为还在寻找下一个台积电 。 今年4月份 , 日媒报道华为将与意法半导体合作共同设计芯片 , 后者来自欧洲 , 是全球第五大半导体厂商 , 或许可以使海思避开美国的限制使用上述芯片设计软件 。
而华为的国产供应商中芯国际在制程工艺方面还远远达不到需求 。 目前中芯国际14nm 产品少量出货 , 12nm 处于客户导入阶段 , 7nm 处于客户产品认证期 。 虽然中芯国际的14nm 芯片已经用在了华为荣耀的千元廉价机 Play 4T 上 , 但总的来说 , 国产芯片要救助华为还任重道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