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二战曾被忽视的战斗,科科达小径之战,澳军与日军的战略对决


日军:二战曾被忽视的战斗,科科达小径之战,澳军与日军的战略对决
文章图片
日军:二战曾被忽视的战斗,科科达小径之战,澳军与日军的战略对决
文章图片
日军:二战曾被忽视的战斗,科科达小径之战,澳军与日军的战略对决
文章图片
日军:二战曾被忽视的战斗,科科达小径之战,澳军与日军的战略对决
文章图片
日军:二战曾被忽视的战斗,科科达小径之战,澳军与日军的战略对决
文章图片
二战期间 , 为了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 日本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侵略之路 。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不久 , 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 , 在日军势如破竹的进攻下 , 东南亚与太平洋大部分地区都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
在军国主义的\"鼓舞\"下 , 日本将下一个目标选择在了澳大利亚 。 然而日本除了在达尔文搞了几次空袭之外 , 却几乎未敢跨越\"雷池\"一步 。 除了在战略考量因素之外 , 日本人其实还被澳军的疯狂给着实下的不轻 , 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发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科科达小径战役 。
一、民兵与正规军的战斗\"珍珠港事件\"之后 , 日军本想一鼓作气对澳大利亚本土进行占领 。 但因为多方原因未能成行 , 于是日军决定选择围困和孤立的方式对澳大利亚进行施压 , 而最好的施压方法 , 就是将澳大利亚外围防御薄弱的岛屿攻占 , 并以此为跳板对澳本土进行进攻 。 经过一番战斗 , 新不列颠岛和新爱尔兰岛先后得手 , 日军决定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不远的巴布亚新几内亚 。
此时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下文简称巴新)还是澳大利亚的领土 , 由于战略位置重要 , 因此巴新一直都是澳大利亚重要的防御区域 。 但当时澳军的主力不是被日军消灭 , 就是在赶回本土的船上 。 因此包括巴新岛在内的附近岛屿上根本没有纯粹的正规军 , 只有一些当地的民兵负责防御 , 澳军士兵曾将他们戏称为\"巧克力士兵\" , 由此可见他们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是多么简陋 。
当时驻守巴新的是由当地原住民组成的巴布亚民兵营以及辅助作战的澳陆军第39步兵营 。 这些士兵非常年轻 , 且有着较高的士气 , 而且所有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战斗部署 。 虽然训练的次数不多 , 但每个人都有着一腔强烈的爱国热情 。
而为了完成这场关键的战斗 , 日军可谓派出了精锐的主力:混合了多支队伍的南海支队、加强版的富山联队、独立工兵第15联队等多支队伍 , 这些人由支队长堀井富太郎少将领军 , 浩浩荡荡从新几内亚东北部登陆 , 直奔澳军队伍而来 。
所有的参战士兵此时没有想到的是 , 迎接他们的即将是一场在南太平洋岛屿战斗中最为凶险和残酷的战斗 。 这些原本普通的民兵也将会通过这次战斗 , 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菜鸟 , 蜕变为一个身先士卒的爱国斗士 。
二、浴血科科达小径1942年7月21日 , 日军正式发动了对巴新的进攻 。 虽然开始攻击前 , 一名警惕性极高的澳军中尉向守军发出了预警 , 但因为澳军未能及时作出反应 , 日军借势成功登陆 , 先锋部队气势汹汹地向首府莫尔兹比港进发 。 而后者作为巴新最大的城市 , 一旦失守则各处的澳军很有可能被日军分割 , 因此通往莫尔兹比港的道路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守住 。
经过谨慎考虑 , 日军决定选择一条长达100公里的小径作为前进道路 , 而这条小径就是著名的科科达小径 。 该小径西起莫尔兹比港近郊 , 穿越欧文斯坦利山脉终点为另一战略重镇科科达 。 不过该路段道路狭窄 , 无法进行车辆输送 , 只能靠人力进行运输;另外此处因为穿越热带雨林和沼泽 , 因此蚊虫及疟疾盛行 , 对士兵身体健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