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海报新闻财鑫闻|小米再次进军金融业:旗下虚拟银行天星银行开业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沈童 实习生 于星雅 济南报道
6月11日 , 小米持股90%的天星银行宣布正式开业 , 成为香港继众安银行之后的第二家正式开业的虚拟银行 。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发布微博称 , 小米金融旗下的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 , 今天正式开业 。 雷军称“这是小米金融业务新的里程碑” 。
据了解 , 天星银行由小米集团和尚乘集团共同成立 , 其中小米集团持股90% , 尚乘集团持股10% 。 天星银行于2019年5月9号获得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随后 , 在今年3月31日开放了大约2000个名额供天星银行、小米香港和尚乘集团内部员工参与试运营;6月11日 , 宣布正式开业 。 历时13个月 , 建立了一间虚拟银行 。
小米对此表示 , 今年三月开始的试业反应正面 , 客户最快5分钟内完成开户 , 扭转了客户对香港银行开户体验的评价 。 下一阶段 , 天星银行希望将银行服务提升至客户的生活层面 , 将会开发更多创新银行服务 , 让客户可以一个APP在手 , 轻松掌握理财消费分析及规划各种生活目标 。
目前 , 天星银行APP仅面向持有香港身份证并在香港纳税的用户 。
虚拟银行是什么?
根据金管局的定义 , 虚拟银行是采用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电子传送渠道提供服务的银行 , 不设实体网点降低运营成本 , 且能提供7×24小时服务;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 , 提供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零售业务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当前 , 香港金管局先后下发了8张虚拟银行牌照 , 分别为Livi VB Limited(中银香港、京东数科等合资)、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众安银行) , 金融科技公司Welab Digital Limited、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贻丰有限公司、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平安壹账通有限公司 。
其中 , 众安银行是香港首家正式营业的虚拟银行 , 从在港市民的体验情况来看 , 最注重的是虚拟银行的科技感和便民快捷 。 虚拟银行可以提供7x24小时服务;30分钟内获得贷款审批结果;人脸识别远程认证;以及凭借香港身份证5分钟手机开户和手机一站式多币种存款、转账 。 据新华社报道 , 在港营业一个月的众安银行 , 最快开户纪录为2分14秒 。
众安银行行政总裁许洛圣认为 , 虚拟银行是在传统银行之外给客户增加一个创新型选择 。 “虚拟银行的业务范围相比传统银行不会缩小 , 传统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通过虚拟银行进行优化 。 ”
而中国平安证券(香港)分析师李永琛认为 , 虚拟银行可能的定位 , 要么是找到新的突破点去抢占传统银行的固有市场 , 例如利用大数据计量风险和快速审批的借贷 , 要么是成为助力其他金融业务发展的工具 , 例如作为在线支付服务和在线理财服务背后的融资结算平台 。 “对于非银金融机构和科创企业 , 虚拟银行牌照是发展全面的金融业务的入场券 。 ”不过 , 他提醒 , “考虑到经验和专业知识领域的局限 , 首批持牌虚拟银行的商业模式也可能倾向保守 , 结果可能是 , 部分创新能力不高的虚拟银行能提供的服务跟传统银行差别不大 , 只能透过牺牲收益发动价格战去争夺市场份额 。 ”
这边小米再次进军金融业 , 但为何科技巨头纷纷开始急流勇退?
目前 , 小米已拥有小贷、支付、保理、融资担保、保险经纪、企业征信、银行、消费金融等九类金融牌照 , 金融布局正在逐步完善 。
事实上 , 科技巨头进军金融行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科技公司均已在金融行业探索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以阿里巴巴为例 , 从解决线上交易钱货两清的支付宝 , 到满足客户小额理财需求的余额宝 , 以及依托其平台的其他理财产品 , 再到花呗、借呗以及专注小微企业的阿里小贷 。 阿里巴巴将金融服务分为了两条线 , 一条为专注消费者金融的支付宝 , 另一条线则专注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 通过对各个平台的搭建 , 形成了一套物流、数据流、资金流闭环运行的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