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科创板运行一年为企业累计融资超1230亿元

科创板|科创板运行一年为企业累计融资超1230亿元
文章图片

□ 运行一年来 ,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开局良好 , 推进比较顺利 , 主要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 总体符合预期 , 各方反应积极 。
□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紧紧抓住信息披露这一核心 , 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 中介机构切实负起核查把关责任 , 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 , 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 取得了较好的试点效果 。
自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以来 , 科创板运行已满一周年 。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 , 科创板肩负着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 承载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希望 。
这一年 , 科创板开局良好 , 总体符合预期 , 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100家 , 总市值已破1.7万亿元 。 持续聚焦服务硬科技新经济 , 并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
运行总体符合预期
开板一年来 ,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开局良好 , 推进比较顺利 , 主要的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 总体符合预期 , 各方反应积极 。 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6月11日在上海参加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时表示 。
李钢介绍 , 截至6月5日 , 106只科创板股票较发行价平均上涨159% , 交易活跃度较高 , 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达527万人 。 交易秩序良好 , 市场博弈较为充分 。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经过多空双方充分博弈 , 科创板短期换手率较高 , 成交金额较大 , 但是随着机构间博弈增强 , 科创企业股价逐步回归理性 , 并开始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和真实的股价信号 。 同时 , 上市首日大幅上涨的趋势也在减弱 , 表明市场运行进一步稳定 , 股票估值逐步回归合理 。
李钢表示 , 科创板坚守板块定位 , 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 , 发挥了示范作用 。 截至6月5日 , 科创板上市的106家企业总融资达1230.60亿元 。 这些公司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之比、研发人员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市场板块 , 板块集聚效应正在形成 。 李钢说 。
专家表示 , 经过一年左右的试点 , 不少科创企业投资价值显现 , 为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价值投资和长线投资的重要标的 。
服务硬科技新经济
从定位来看 , 科创板主要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 因此 , 科创板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直接融资 , 支撑相关企业做大做强 。
科创板尤其支持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的发展 。
专家表示 , 四新经济本质是自主创新 , 具有渗透性、融合性、轻资产、高成长等特性 。 科创板的设立让具备这些特性的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 , 投资者也愿意给予这些高成长企业更高的估值 。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 。
按照Wind一级行业划分 , 截至6月12日 , 在10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 , 信息技术、医疗保健行业的上市公司分别为47家、24家 , 占总数的65% , 体现了科创板较强的科技属性 。
透过‘四新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可以看出 , 科创板出发点就是为新兴产业、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 , 通过市场行为 , 让更具优势的企业脱颖而出 。 汇研汇语资产管理公司CEO张强说 。
从实践情况看 , 目前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配套制度确立的科创属性评价判断机制 , 总体上是有效的 。 科创板已经支持了一批符合科创定位的企业上市 , 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初步显现 。 也有几家明显不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 , 终止了发行上市审核 。
专家表示 , 资本市场的高效运行能有效地刺激并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 尤其在国家经济转型期 , 科创板聚焦硬科技新经济正顺应了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需求 。
据了解 , 证监会将按照错位发展、适度竞争的原则 , 统筹科创板发展与资本市场其他板块改革的关系 。 支持科创板尽快形成一定规模 , 树立良好品牌和示范效应;支持科创板在基础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 更好地发挥‘试验田’作用 。 李钢说 。
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提供经验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 是注册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
【科创板|科创板运行一年为企业累计融资超1230亿元】在陈雳看来 , 注册制下 , 企业只需根据自身特点对业绩风险、行业风险、公司治理等内容进行披露 , 而对公司风险如何、价值如何的判断则掌握在投资者手上 。
过去一年 ,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紧紧抓住信息披露这一核心 , 并将其贯穿在发行上市审核、发行承销定价、上市后的持续监管等不同层面 , 贯穿于制度设计和执行的全过程 。 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 中介机构切实负起核查把关责任 , 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 , 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 取得了较好的试点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