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你应该知道的历史真相
《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 , 你应该知道的历史真相原创 史趣很多人都读过《木兰诗》这首北朝民歌 。 诗歌讲述了少女木兰替父从军 , 冲战沙场 , 报效国家 , 建立战功后 , 不愿意在朝廷做官 , 只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故事 。 木兰替父从军 , 有一个重要前提 , 那就是木兰女扮男装 , 几乎骗过了所有人 。
影视剧中的花木兰形象在木兰那个时代 , 女扮男装有没有可能呢?常识告诉我们 , 女性有着区分男性的性别特征 , 比如胸部 , 女性高高隆起 , 男性则不明显;又比如声音 , 女性的细而高 , 男人的则粗而低;再比如胡须 , 女性基本上没有胡须 , 男性普遍长胡须 。从理论上说 , 女扮男装而且骗过周围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 不过 , 如果我们回溯历史 , 再看花木兰女扮男装这事倒也不是不可能 。木兰所处的时代 , 战争频仍 , 兵源紧张 , 木兰有可能因把关不严而混进队伍目前 , 学界普遍认为木兰生活的时代是北朝 。 这个北朝上承魏晋 , 下接隋朝 , 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 。 北朝时期政权辗转更替 , 战争频仍 , 而且持续时间长 , 战死的人很多 。 《北史》载:戎狄交侵 , 替伪相属 , 生灵涂炭……
北朝多战事以上描述反映的就是北朝动乱不安、战火不断的实情 。 在这种背景下 , 百姓生活自然是无比的悲凉 。 另一首北朝民歌《企喻歌辞》有载“男儿可怜虫 , 出门怀死忧 。 尸丧峡谷中 , 白骨无人收 。 ”同样 , 由北朝流传到南朝的《隔谷歌》描写得更为悲凉“兄在城中弟在外 , 弓无弦 , 箭无栝 。 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这些悲吟与呼号无疑不是当时社会动乱 , 人民痛苦不安的现实反映 。
柔然与北魏形势图北朝时期 , 入主中原的鲜卑族与塞北的匈奴、柔然等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 《木兰诗》多次提到了黄河、黑山、燕山胡骑等时代和地域色彩比较明显的词语 。 人们推测 , 当时木兰参与的战事应该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 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 , 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 , 当时北魏与柔然发生过很多战事 , 最主要的战场就集中在黑山、燕山一带 。 如 , 《魏书·世祖纪上》载“(北魏太武帝)车驾东辕 , 至黑山”; 《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载 , “车驾出东道 , 向黑山……北渡燕然山”。 长年累月 , 征战不息 , 就需要大量的兵员 , 这个时候强制征兵也就出现了 , 甚至朝廷下达了50岁以下和尚一律还俗的规定 , 目的就是为了多征兵 。 在这种背景下 , 征兵条件放宽 , 木兰有可能因把关不严而混进队伍 , 这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木兰自己佩服武器、军服 , 为女扮男装提供了可能《木兰诗》中有写“东市买骏马 , 西市买鞍鞯 , 南市买辔头 , 北市买长鞭” 。 入伍打仗 , 还要自己购买武器、辔头以及战马 , 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 不过 , 在募兵制之前的府兵制里倒也是普遍现象 。
府兵制度 , 起于北朝 , 一直持续到唐天宝年间 。 南宋陈傅良曾说“其制(府兵制)虽始于周、齐 , 而其效则渐于隋 。 ”鲜卑入主中原后 , 将鲜卑人与汉人区别看待 。 鲜卑人当兵吃饷 , 全家免除赋役;汉人则老实务农 , 缴纳繁重的赋税 。 在府兵制里 , 当兵吃粮则是一种特权 。 《木兰辞》中写道:“昨夜见军帖 , 可汗大点兵 。 军书十二卷 , 卷卷有爷名 。 ”可汗点兵 , 应征入伍 , 并非一般人家都有资格 , 至少也是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 。 后来 , 木兰又到市场买骏马、鞍鞯、辔头 , 再次说明了木兰的家境殷实 。 木兰自己购买物资 , 完全可以将自己包装成一个男人模样 。